不按套路出牌的問題,老會計也經常被打蒙!

不按套路出牌的問題,老會計也經常被打蒙!

對於一個純小白來說,學習並能把公司的增值稅順利的準確的申報了,還有一些思路要整理。

首先你要明白你公司是什麼性質的,因為現行增值稅納稅人根據標準,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類,實行不同的計稅方法和管理制度。

如果你都沒摸清楚你自己是什麼類別的增值稅納稅人?那就是拿著半截就開跑,會鬧出一些笑話。

如果你是小規模納稅人,那抵扣的注意事項都和你無關,你只需要按照你應稅收入按照你相應的徵收率來算你的增值稅就行了,很簡單粗暴的。

而作為一般納稅人,如果採用一般計稅,那就要準確計算進銷項了。

銷項你要明白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的規定,不要以為不開票就不納稅。

進項你要明白你日常工作中會取得什麼樣的抵扣憑證,哪些要認證?如何認證?哪些要採集票面信息,如何採集?所有的抵扣憑證在抵扣過程中,什麼時候應該做哪一步?怎麼通過填寫申報表把它體現出來?

這些都需要你瞭解學習。

鼓起勇氣去面試兼職會計,可一開口就被PASS了!

其實學習很簡單,跟著有經驗的人學習一下思路方法,思路有了,你就慢慢補充,把方向定下來,然後持續學習,應對日常工作絕對沒有問題。

當然也要學會思考和提問,比如有些讀者就很會提問,雖然有些問題提出來了,給人一種何必多此一問的感覺,但是這些都能體現學習思考的過程,值得提倡。

比如下面兩個問題。

1

類似這種問法經常把我打蒙,感覺有點不按套路出牌,他什麼意思呢?其實他的意思就是覺得,銷項和進項有先後關係,要先產生銷項再去認證發票,抵扣進項稅。我今年沒有收入,沒有銷項,那我進項就不去認證抵扣了。

實際工作中千萬不要這麼做。

首先,你要記住只要是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

除現行政策明確不得抵扣的情形外,均能從銷項稅中抵扣。

均能從銷項中抵扣,但什麼時候可以抵扣掉,當然是有銷項的時候。你當期沒有銷項稅,你當期當然抵扣不了,等你有了銷項了才能抵扣掉。

但是這個等不是傻等,我們要換個地方等。換到那裡等?換到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上去等,當期銷項稅額不足以抵扣進項稅額的只有當你上了申報表體現為留抵稅額,這個時間才沒有限制。

如果你覺得當期沒銷項,就不去認證,或者認證不去申報,那麼小心錯過抵扣期,最後有了銷項也抵扣不了。

2

好了,這個問題也被弄複雜了,他的意思就是感覺增值稅是一環扣一環的,那都是有搭配關係的,稅率也要對應來抵扣。其實真的想多了。

完全不是這個匹配關係,抵扣的是符合規定的「稅額」,而不是稅率。

我們只要取得合法的扣稅憑證,按照扣稅憑證註明的或者計算得出的稅額,就可以直接抵扣,至於是不是要和銷售稅率匹配,沒有這個說法。

你銷售貨物的單位,對外銷售都是17%稅率的貨物,你只要支付或者承擔可抵扣的進項稅,不管是發生的勞務派遣服務取得5%的專票,還是你採購的17%的貨物發票,還是你運輸費取得11%的發票,還是你辦公室裝修取得的小規模代開的3%的專票。

都是可以抵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