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就是錢」,《我不是藥神》背後的這些事才是最讓人唏噓的……

“命,就是钱”,《我不是药神》背后的这些事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電影《我不是藥神》在今天提前上映,而這部電影在之前的點映階段就引發了熱議。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店主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某種印度產“救命藥”的總代理商,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也使得法律和倫理不斷碰撞。

“命,就是钱”,《我不是药神》背后的这些事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我不是藥神》官方劇照

一、命,就是錢

“命,就是錢”這是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的臺詞。之所以有這種看似誇張的表述,是因為不少進口抗癌藥的價格很高——他們被稱為“救命藥”。在劇中,保健品店主程勇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總代理商——電影中瑞士的格列寧2萬一瓶,而印度仿製藥只賣500。程勇也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最終被判5年有期徒刑,這讓不少觀影者唏噓不已。

“命,就是钱”,《我不是药神》背后的这些事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命,就是钱”,《我不是药神》背后的这些事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電影中的“程勇”,原型是“陸勇”;電影中的藥名“格列寧”是現實中的藥品“格列衛”。劇中的原型、無錫白血病患者陸勇還因為幫國內病友代購國外白血病靶向藥“格列衛”,2014年因涉嫌銷售假藥罪被起訴。與劇中結果不同,後檢察機關決定對陸勇不予起訴。

“命,就是钱”,《我不是药神》背后的这些事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陸勇說,這段日子“不堪回首”:“當時美國的價格合人民幣17500元就能拿到了,中國是23500元,這裡面大概有6000塊錢的差價,這個差價就是關稅和增值稅的差距。中國藥品制度改革走得非常快!政府已經拿出最大的努力。對所有腫瘤患者,肯定是能減少他們的負擔。”

二、103種上市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陸勇提到的關稅差價,我國自今年5月1號起,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今年4月27號,已經發布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增值稅稅後的具體措施,其中包括了103種已經上市的抗癌藥。

“命,就是钱”,《我不是药神》背后的这些事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初步統計,我國已上市抗癌藥品138種,2017年總費用約1300億元。抗癌藥品費用之所以高,一方面研發投入大但研發成功率不到2%,平均成本超過7億美金,企業需通過高定價收回前期投入。另一方面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籌資標準目前人均不到700元,大病保險報銷後,部分患者自負費用負擔仍然很重。

國家衛生健康委藥政司司長於競進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確定集中採購、醫保報銷、加快創新藥進口上市等降低抗癌藥費用的後續措施,放大惠民效果:“2016年以來,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人社部針對部分專利、獨家藥品,分別組織開展了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和國家醫保目錄談判,39個談判品種平均降價50%以上,並已全部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其中包括了17個抗癌藥品。兩批談判的17種抗癌藥品因降價節約資金41.7億元,加上納入醫保目錄後報銷的部分,共為患者減輕藥費負擔62.4億元。”

三、真正把價格降下來,以量換價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醫保司司長陳金甫表示:會盡快啟動醫療保險專項動態調整:“第一個還是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需要為導向,以質量為保證,以價格創新為激勵,目標是提高臨床用藥水平。第二個是要通過專家評審,企業協商談判,在准入上體現市場競爭、合規合法,在價格上體現雙方的利益平衡,真正把價格降下來,以量換價。”

降低抗癌藥品費用,一方面實施進口藥品零關稅,一方面也要支持鼓勵國產藥研發創新。截止2018年3月,新藥專項累計有96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其中30個品種獲得Ⅰ類新藥證書,成功研製了鹽酸埃克替尼、西達本胺、康柏西普、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等多個重大品種。

“命,就是钱”,《我不是药神》背后的这些事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目前已累計立項腫瘤防治藥物相關課題703項,中央財政經費投入合計25.97億元,佔總立項課題數的近40%。:“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抗癌藥研發的支持力度,優先支持臨床急需抗癌藥研發,鼓勵新靶點、新機制抗癌藥研究和原始創新;鼓勵專利到期或即將到期臨床急需抗癌藥的仿製生產,提升我國製藥產業水平。提高審評能力,科學簡化審批手續,加快癌症防治藥品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