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與微軟再簽協議,專利轉讓的背後隱現雷軍的布局

小米今日高調宣佈了與微軟的預裝協議並同時宣佈將與微軟在『專利交叉許可及轉讓協議』進行深度合作,據悉首批交叉轉染所涉及的範圍將覆蓋通訊、影像、雲端等諸多方面的1500餘件專利。

小米與微軟再籤協議,專利轉讓的背後隱現雷軍的佈局

很多人認為這將是小米手機進軍國際市場的一個強烈信號,但從實際角度出發,可能本次小米與微軟的合作,真的沒那麼簡單。

原因一:微軟在移動設備上要遠比你想象的還NEW BEE

別看微自家在移動端的系統和設備不怎麼樣,但他在移動設備上所賺的錢可能真的要超乎你的想象了。要知道,微軟每年都在向使用安卓系統的三星、HTC、LG、富士康、華為、中興等國內外知名安卓設備廠商收取專利費,總金額更是達到了數十億美刀。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微軟可以向安卓設備收費?原因很簡單——專利!按目前能檢索到的消息,微軟2013年公開了自己所擁有專利4萬餘件,供其他企業查詢,這些專利意味這什麼呢?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20世紀80年代,IBM曾經向Sun Microsystems索取專利費用,稱Sun侵犯了其7項專利並要求支付賠償。但是經過Sun的認真核查發現涉案的7件專利後發現其中6件很可能是無效的,而且 Sun 很明顯也沒有侵犯 IBM 所提到的第7件專利。但是結果很出人意料,IBM方面宣稱也許你們真的沒有侵犯我們剛剛提到的那7件專利,但是我們在美國有1萬件專利,你難道真的想讓我們空手回去再查查看你們是不是侵犯了我們的其他專利嗎?

這下明白了嗎?這就是專利保護費的本質,全是套路啊!

原因二:小米的需求不僅僅在手機

我們談到小米的時候,更在意的是小米手機如何如何,其實雷軍已經把他的棋局展示給我們看了,只是好多人有意無意的誤導,總是忽視其他棋子的存在。雷軍曾說,小米三大核心業務,手機、電視、MIUI。

MIUI這個可以不用考慮,別說是想去美國了,就是想去火星,專利方面所面臨的壓力也是很小的。那麼三大業務中的小米電視如何呢?其實電視跟手機一樣,都面臨著巨大的專利風險,也許有人又要問了,微軟在電視方面還有專利?我們不妨看看下邊這個專利。

專利號5579517,長文件名支持。第 5 版之前的 MS-DOS 僅支持 11 個字符的文件名(包括擴展名在內),所以微軟發明了一種同時支持長文件名和短文件名的方法。使用過 DOS 操作系統的朋友應該知道,超過11個字符的文件名DOS會自動縮短,並用~符號替代一部分,這個專利就是關於這個實現的。由於 Android 系統支持 FAT 格式的 MicroSD (TF) 卡,所以在卡上存儲的數據必然要支持 DOS 長文件名,換句話說,任何一個支持 FAT 格式的設備,都受到微軟此專利的限制。

這下懂了吧,這個專利可謂是極度霸道,基本上屬於繞不過的牆,微軟一個專利都能告到你退市,別說小米電視了,絕大部分移動設備想打入美國市場,都要乖乖的把錢先交了。最近谷歌官方與小米盒子的合作正如火如荼,小米盒子要想在美國打出一片天地,微軟這個碼頭是必須要拜的!

原因三:微軟其實也需要小米

從微軟的角度去想的話,你會發現,微軟也很抑鬱。

收購了當年王者諾基亞後,在移動設備這個市場,無論是硬件端還是軟件段微軟的表現可以用糟糕來形容。面對日益龐大的移動端市場,以及移動端取代傳統PC的趨勢,霸主微軟卻像迷失了方向,完全成了靠收保護費活著的看客。這對霸主而言,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

微軟深刻的明白,深度參與到一個行業中的重要性,那就是可以制定規則,用規則換取更大的利益!作為PC崛起時規則的制定者之一,微軟必然不想錯過移動端的浪潮,但其自身糟糕的表現使得微軟與其競爭對手谷歌和蘋果的差距越來越大,微軟急需追趕並反超。

與小米的合作無疑是微軟的一次機會,小米的潛力以及小米的玩法逐漸在被市場所證明,而小米龐大的用戶基數正是微軟所需要的。微軟可以發揮其在軟甲方面的優勢,利用軟件在這龐大的用戶群體中取得用戶的信任並逐步取得話語權。

原因四:也許,這僅僅是開始

小米要做筆記本,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種種渠道的消息表明,小米筆記本將於8月份左右的開學季上市。而微軟在PC端的能力毋庸置疑,此時簽訂戰略合作,不得不讓人覺得意有所指。從其他方面考慮,小米的生態鏈的完善與發展也或多或少的與微軟相關,二者此時的戰略合作或許可以從微軟企業副總裁Jonathan Tinter的談話中看出一些端倪

Jonathan Tinter表示:將微軟產品預裝在小米設備中,進而與那些收入和教育水平較高的年輕小米用戶建立聯繫,這是微軟樂於看到的結果。他拒絕詳談雙方專利交易細節,但稱“整體而言,我們只與少數戰略伙伴才會簽訂那樣的協議”。

總結:

此次小米與微軟的戰略合作不僅僅是一次走出國門的嘗試,也是一次新型商業合作模式的探索,小米通過預裝軟件,以及小米龐大的用戶基數及用戶活躍度取得了國際巨頭的信任。投入小,合作深度足夠大,這不僅僅能讓用戶感覺到品牌價值的提升 ,更能節約自身的成本,從而更好的管控成品價格,給消費者更多的實惠。

中國有13億人口,8億的網民,小米此次的探索,或許將成為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的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