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如金,寶寶怎麼還不說話呢?

麗麗家的小寶已經快2歲了,身體發育各個方面都要比大寶當時的發育情況好,可是唯獨一點讓麗麗感到很是疑惑,大寶在10個多月的時候就能夠很清楚地喊出爸爸、媽媽這些疊詞,甚至有些複雜的三個字的詞也能叫的出口,按理來說,由於在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事前沒有投入太多的準備工作,所以在懷第二個孩子之前,麗麗可是把要準備的事情幾乎全都做了一遍,小寶一歲之後就會走路,各種動作也能夠完成得不錯,平時心情好的話,可以主動的喊一下爸、媽等單字節,大人說的話也都能夠聽得明白,性格也屬於愛玩愛鬧的那一類,可是,為什麼就是惜字如金呢?

惜字如金,寶寶怎麼還不說話呢?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自家的寶寶會出現“開口晚”、“口齒不清”呢?

眾所周知,小孩子在嬰幼兒階段的成長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寶寶語言的發展尤其如此。在寶寶開始說話之前,寶寶的語言是處於一種被動理解的階段,也就是說,此時寶寶的語言能力已經開始萌芽,只是這個階段寶寶還要更多地觀察了理解別人的話,主要任務是能聽懂別人的話。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的寶寶雖然自己還不會說話,但是能聽明白別人的話的現象。在這個階段,父母及其家人應該多陪孩子說話,即使孩子只是“咿呀學語”,只能用“嗚嗚啊啊”的聲音來回應你,也要不厭其煩的與孩子交流,培養孩子說話的積極性。當孩子能夠說出一些簡單的單字節時,比如:媽、爸、飯等,大人應該抓住機會,引導孩子使用一些疊詞。也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之下,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從而誘導孩子說出他想表達的意思。等到孩子的詞彙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自然而然就會開口了。

惜字如金,寶寶怎麼還不說話呢?

此外,不要因為孩子說話晚或是口齒不清而去催促孩子,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周圍人的鼓勵和喜愛,讓孩子用於去表達自己,不要在說話這件事上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雖然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一般都能夠感知大人的情緒,不要因為自己的操之過急,而耽誤了孩子語言的發展。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在快樂輕鬆的環境下進行,當孩子無法達到你所預期的水平時,不要不耐煩,要儘可能地給予孩子鼓勵。

惜字如金,寶寶怎麼還不說話呢?

孩子的語言能力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因為這些因素的差異,孩子語言發展的早晚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如果3歲以後還是不能夠清楚地發音,或是聽不懂別人的話,父母可以帶孩子去看看醫生。對於那些1歲多、2歲左右的寶寶們,就算髮音有些不準也不必過分擔心,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他們總有一天會給你驚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