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刷屏朋友圈:沒有人會因爲窮,就被剝奪生存的權利

“人們說,印度是窮人的藥房,所以全世界都在這裡買藥。”這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臺詞,影片還沒正式上映,已經提前火了。

《我不是药神》刷屏朋友圈:没有人会因为穷,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電影將鏡頭對準了在死亡邊緣掙扎的白血病患者,他們的絕望無助更多的不是來自病痛,而是貧窮——影片中,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支撐每個月4萬元的天價藥費,以至於很多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貧窮”一點點吞噬自己的生命。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當年熱議的“陸勇案”。

陸勇,正是這部電影的真實人物原型。

《我不是药神》刷屏朋友圈:没有人会因为穷,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原型陸勇

陸勇,無錫一家針織品出口企業的老闆。據《GQ中國》報道,2002年,34歲的陸勇確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吃了兩年正版格列衛,花費56.4萬。後來他改用低廉的印度仿製藥,不僅把這些藥推薦給其他病友,還幫忙代購,一度被稱為“藥俠”。

一般來說,在國內沒有批文、不具備合法渠道的藥,就會被藥監部門定性為假藥。

2014年7月21日,陸勇被沅江市檢察院以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捕。戲劇性的是,1002名癌症患者在聯名信上簽字為他聲援。

《我不是药神》刷屏朋友圈:没有人会因为穷,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2015年1月,檢察機關研討後認為,陸勇的行為不是幫助“銷售”行為,而是幫助“購買”行為。而且在這個行為的過程中,沒有產生利潤。最終, 檢察機關準確界定,陸勇的行為是“買方行為”,而非“共同銷售行為”,因而根本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2015年1月30日,檢察機關撤回了對陸勇的起訴,法院也對“撤回起訴”做出裁定。

《我不是药神》刷屏朋友圈:没有人会因为穷,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影片根據陸勇的原型做了適當的藝術化創造,由徐崢飾演的主角程勇並非白血病患者,只是一名純粹的藥販子,但隨著與慢粒白血病人的深入接觸,他意識到了他售賣的不僅僅是藥品,更是這些人活下去的希望。為此,在警察開始查封仿製藥時,程勇決定展開一場救贖……

看完《我不是藥神》,不少觀眾都忍不住問,“格列寧”這麼貴,到底是一種什麼藥?

格列寧是一種什麼藥?

電影裡的格列寧真實名字為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又名格列衛,曾被《時代週刊》比喻為射向癌症的一發子彈,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體變異。

換一個說法,這個藥可以讓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從以前的不到50%,增加到現在的90%左右,並且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是,該藥價格十分昂貴。

《我不是药神》刷屏朋友圈:没有人会因为穷,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印度仿製藥

多家媒體曾披露,德國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的價格一度高達23500元/盒,按照正常服用頻率一個月一盒的話,一年需要花費28萬多元,而且需要終身服用。這個費用,對大多數中國患者家庭而言,無疑是天文數字。

相比之下,每盒價格僅為200元印度仿製格列衛,可以說是吃不起正版藥的患者和家庭的“曙光”。

印度的仿製藥是假藥嗎?似乎不是。

印度政府制定了特殊的專利強制特許,當民眾買不起高價的專利藥時,無論專利保護期是否結束,都允許該藥品直接被仿製。

這樣的仿製藥,價格低廉,藥性與原版藥相似度達到99.9%,因為外國企業強烈抵制,一般只在印度國內銷售。

但從印度買來在中國賣,由於沒有合法手續,一直備受爭議。

沒有人會因為窮

被剝奪生存的權利

有人說,《我不是藥神》是中國版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那個故事講的是,1986年的達拉斯,一位電工被確診為艾滋病晚期,為了能夠活下去,他開始研究各類未受當局批准的抗艾滋病藥物和替代療法,甚至非法走私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種抗艾滋病藥物,聯合病友成立了俱樂部。

不過相比起來,《我不是藥神》的故事更加戳淚,更加具有魔幻現實意義。

《我不是药神》刷屏朋友圈:没有人会因为穷,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我不是药神》刷屏朋友圈:没有人会因为穷,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豆瓣截圖

2日晚,陸勇出現在清華大學,與大學生們一起看完了《我不是藥神》。主持人介紹他上臺時,全場掌聲不斷。在沒看電影前,陸勇聽聞劇情後曾很生氣,他認為影片里程勇早期斂財的做法,會損害自己的形象。

《我不是药神》刷屏朋友圈:没有人会因为穷,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我不是這樣的人,我是一個白血病患者,我是自救,順帶也幫助大家。”“我和原型有差距,我沒有販賣過藥品,沒有賺一分錢,我幫了很多人。”

陸勇反覆澄清,但對於劇情,他又表示理解,“畢竟電影劇情需要”。

陸勇的病友李群,一直服用正版的格列衛。在他看來,吃仿製藥的陸勇,身體情況和自己沒啥區別。所以,當區別只存在於金錢上時,電影又拋出來新的話題——窮人有續命的機會嗎?

影片中,假藥販子逼程勇交出仿製藥的進貨渠道,自己開始加價售賣。他跟程勇說:“這世上就一種病,窮病。”

難道窮人就沒有與死神搏鬥的資格,就要乖乖等死嗎?

不是。生命之前人人平等,沒有人會因為窮,就被剝奪生存的權利。

《我不是药神》刷屏朋友圈:没有人会因为穷,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電影海報

電影裡,程勇被判了5年有期徒刑,他在法庭上說:“看著這些病人,我心裡難過,他們吃不起天價藥,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殺……我相信今後會好的,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所幸,因為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隨著格列衛的降價和被列入醫保、國產仿製藥的上市以及進口抗癌藥物零關稅等一系列政策,單純靠天價藥續命的時代終於終結。

影片給人的啟示

甯浩說:“《我不是藥神》就是一部事關生命尊嚴的電影。小時候聽趙傳的歌,有一句歌詞是‘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這或許也是每次經受考驗時,我們時常遇到的矛盾。但是當二者被擺上同樣的高度時,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賣“印度神藥”的程勇也好,替程勇赴罪而死的“黃毛”也罷,生而為人,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天使。窮不是原罪,苦難也不是,失去最基本的對生命的敬畏才是。

“透過人性當中小小善意的光芒,越放越大,這種慈悲心足以感動所有人。”

徐崢在詮釋程勇這個複雜小人物的同時,也在其中感受到生命的初心。

小人物有他們的方式:仗義、尊重、不失本心、有血有肉。當每個小人物做到這些,或許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就了改變。

《我不是藥神》也正回答了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的問題:“只是個不起眼的人,我能改變什麼?”

願我們雖生而平凡,卻不忘創造更好的世界。

來源丨綜合中國新聞網、都市快報、人民日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