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六強化六促進」強力推進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

按照省市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工作要求,赤水市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四場硬仗”“八大戰役”制定行動目標,並通過“六強化六促進”強力推進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一、強化政策宣傳,促進知曉率和滿意度提升

今年以來,遵義市以“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為載體,通過鄉鎮院壩會、群眾會、農民夜校、道德講堂等方式,最大範圍宣傳扶貧政策。截止6月,全市各鄉鎮(街道)在集鎮、移民新村、易地扶貧安置點和村(居)民相對集中居住點新設立扶貧政策宣傳專欄26處,張貼和懸掛脫貧攻堅政策性標語479餘幅,在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陣地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66場次,直接受教育群眾達2200人次以上。同時,全市由市領導帶隊,所有掛幫幹部全部進村入戶開展政策宣傳,落實幫扶措施,解決實際困難問題。截止目前,全市召開群眾會1596場,累計走訪群眾74045戶,發現問題573個,解決問題532個,及時處理率92.8%。

二、強化精準識別動態管理,促進扶真貧,真扶貧

按照赤水市2018年《貧困人口漏評錯評、錯退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赤扶辦〔2018〕16 號)文件要求,各鄉鎮(街道)對漏評、錯評、漏人、錯退等重點問題進行排查和整治。目前,已篩查出疑似整戶漏評1戶8人、整戶新致貧26戶85人、疑似整戶錯評90戶295人、疑似戶內漏人涉及20戶32人、疑似戶內錯評涉及14戶18人、人口自然增加涉及211戶260人、人口自然減少涉及505戶578人。初步統計將在國辦系統補錄385人,清退891人。

三、強化產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截止目前,全市石斛種植面積9.1萬畝,其中2018年新增種植面積4687畝;全市已建成標準棚舍27萬平方米,出欄烏骨雞500萬羽,禽蛋產量0.95萬噸;完成春夏蔬菜種植4.57萬畝,完成食用菌種植310萬棒,栽種水果9120畝,主要品種為荔枝、柑橘、桃,全市水果種植總面積達到7.9萬餘畝;累計建成山地生態水產養殖12000畝,2018年已實施山地生態水產養殖2356畝,產量1730噸;豐產林培育面積完成3萬畝,竹源料收購完成291754噸;全市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313個,實現對所有貧困村全覆蓋。

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配套設施更加完善

截止6月,全市已完成“組組通”混凝土路面澆築568.292公里,佔春風行動期間目標任務604公里的94.04%;全市低壓臺區和穿越林區絕緣線改造工程有序進行,新建寶源鄉變電站項目已正式進場施工,正在進行場地平整工作;網絡4G基站建成投用28個,進一步提升農村邊遠地區通訊網絡質量。

五、強化易地搬遷,促進有效脫貧

一是官渡雁灘溝二期、長期集鎮二期、城區(三條良)安置點計劃實施358戶1283人搬遷,目前已完成安置房主體和簡裝工程,完成356戶1279人搬遷入住,入住率99.7%;天苑新城二期已完成安置房主體工程建設和簡裝,已完成583套安置房分配,分房率91%。二是官渡鎮、旺隆鎮及赤水城區組織了3場招聘會,簽訂就業務工協議400多人。已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培訓220人次,2017年搬遷對象已實現就業1202人。三是城區小型農場、官渡鎮雁灘溝等4個市級示範安置點和旺隆創業大道、寶源鄉城門洞等5個鎮級示範安置點“五個三”相關項目建設正在實施,部分建成安置點物業管理、服務中心、便民中心等後續保障服務已投入使用。

六、強化民生事業保障,促進民生福祉更加厚實

紮實開展春季學期貧困生調查,落實控輟保學工作,落實發放9373人扶貧專項助學金761.497萬元,建立貧困家庭學生“三優先一確保”關愛機制,確保義務教育階段不因貧失學、因學致貧;2018年度新農合參合率實現100%,已補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37人、兌現補償金額1462.06萬元,補償金額佔醫療總費用1616.17萬元的90%;全面開展危房改造排查,目前全市沒有排查出新增農村危房改造對象;目前全市農村低保人數5109戶11193人,發放低保金1179.3萬元。農村特困人員450人,實行集中供養100%,發放特困供養金220.29萬元,實施醫療救助2958人215.06萬元,實施臨時救助1351人123.41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