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未來發展十大展望

2018年6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9(2018)》發佈會在京隆重召開。

藍皮書對中國新媒體未來發展提出十大展望。

01

數字經濟引領“數字中國”建設走上新徵程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指數分值為5.60,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成為全球進步最快的十個國家之一。數字經濟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成為引領“數字中國”的重要力量。中國應以“數字中國”建設為統籌平臺,加快網絡強國建設步伐,圍繞《中國製造2025》,推動互聯網和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02

人工智能企業迅速崛起,智能互聯與萬物融合加速到來

5G已經進入國際標準研製的關鍵階段,根據工信部消息,我國具備示範應用能力的5G終端最早將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預計2019年下半年生產出第一批5G手機。以智能硬件為突破口,萬物互聯加速到來。隨著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語音與計算機視覺、智能駕駛等領域的不斷髮展,人工智能企業將加速崛起。

03

媒體融合系統性創新發展,效果評估不斷規範

媒體融合戰略發展將進入第五年,系統性創新成為重點。傳統媒體在技術的衝擊下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紙媒的停辦、重組,區域整合還將繼續。傳統媒體在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新媒體思維,堅持移動和智能優先,堅持發揮優質內容優勢。在融合發展實踐中,新媒體和媒體融合發展評估指標和體系增多,媒體融合發展需要科學、客觀的評估體系。

04

“一帶一路”倡議等中國智慧持續推進我國國際傳播能力提升

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週年,應利用我國主場外交活動、重要時間節點等進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我國對外傳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和成績,但是對照國際社會的認知需求、國家對外傳播工作的實際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國應利用微傳播、微外交等新途徑、新方式提升我國軟實力。

05

雙微發展依然強勢,今日頭條異軍突起

06

以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為主進行互聯網內容建設,防範網絡思潮風險

2017年,主流話語體系建設取得重大成就,陣地意識不斷強化,但同時存在網絡思潮對主流意識形態解構的風險。互聯網內容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

07

內容價值持續迴歸,內容付費成為新媒體贏利增長新熱點

在“後真相”時代,呈現客觀事實、深度信息的報道顯得格外珍貴。不僅是在新聞媒體領域,在任何新媒體產品領域,內容的價值都不容忽視。隨著內容付費領域的不斷拓展,知識IP和知識領袖不斷湧現,短視頻和音頻將成為內容付費行業的主要產品形式。然而,如何確保知識付費產品的高打開率將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內容付費也成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輸出的一個新方式。

08

政務新媒體不斷自我整合,服務功能逐步“實化”和“具化”

在國家倡導“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務資源互通共享後,可以預見全國政務新媒體功能將會更加完善,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將會被逐漸打通,人們網上辦事將會更加便利。在平臺建設初步完成後,政務服務的效率與質量提升迫在眉睫。

09

用戶個體商業價值被激活,以“社交電商”為代表的社交化產品成為新勢力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2017年中國社交零售用戶規模達2.23億人,較2016年增長46.7%,預計2020年用戶規模增至5.73億人。拼多多、小紅書、有贊、雲集等社交電商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電商獲取流量難的問題,通過充分挖掘用戶個體和社群價值,以信任和人脈為核心有效進行商品和平臺推廣。社交電商催生了新零售,充分發揮了社交化這一新媒體產品的核心功能。藉助小程序等社交媒體平臺,以“社交電商”為代表的社交化產品將不斷髮展。

10

互聯網治理趨勢依然是嚴管嚴控,網絡安全至關重要

2018年4月,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佈的《2017年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報告》稱,2017年,通過對1000餘家互聯網金融網站進行安全評估檢測,發現網站有高危漏洞400餘個,存在嚴重的用戶隱私數據洩露風險;對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移動APP進行抽樣檢測,發現安全漏洞1000餘個,嚴重威脅互聯網金融的數據安全、傳輸安全等。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要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加強新媒體用戶個人信息保護,促進互聯網全球治理合作,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