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600億,讓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公司做總監,還給16萬員工蓋房子

中國有不少家族企業,不過像魏橋集團這樣的家族企業還是少之又少。魏橋集團的老闆張士平,是一個典型的農民企業家,他如今的身家高達600億,是山東的首富,也被譽為中國的隱形首富。

張士平有兩個女兒跟一個兒子,大女兒是公司的總經理,主管魏橋的紡織事業。二女兒是魏橋工業園的老總,也是董事會的成員。兒子張波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主管魏橋的鋁業、電力、化工。

讓自己的兒女在公司工作是非常平常的,不過讓人奇怪的是,張士平的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在公司任職。張士平的外甥、侄子、甚至連他的外甥媳婦、姑表侄子,還有侄媳婦都在公司任職。而且這些人的職位都不低,大部分都是公司的總監級別。

身家600億,讓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公司做總監,還給16萬員工蓋房子

現在的企業家都非常反感家族企業,但是張士平卻偏偏喜歡把親戚都拉入公司,而且他還靠這樣的家族模式,把魏橋發展成世界500強,現在年收入3000多億。張士平有自己的秘密,因為這些親戚雖然能力有高低,甚至有一些學歷還很低,但是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魏橋的歸屬感非常重要。

魏橋如今有16萬的員工,張士平為了讓這些員工可以安心幹活,還給他們蓋了房子。張士平給所有員工蓋了房子,然後以成本價賣給員工,這幾乎要低於當地房價的一半以上。

張士平堪稱是中國的隱形首富,他目前擁有數座紡織廠,還有數座鋁廠,另外還有10座的發電廠。目前魏橋上市的資產只是冰山一角,他大部分的資產都沒有上市,如果全部一起上市的話,張士平可能就將成為中國首富。

身家600億,讓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公司做總監,還給16萬員工蓋房子

張士平出生于山東,由於家窮他很快就輟學,隨後去了油棉廠打工。當時張士平的工作就槓棉包,一天要扛幾十袋,這一袋都是100多斤。不過這樣的日子比他後來去修河道,還算是舒服的。在修完河道的之後,張士平又回到了油棉廠工作,由於幹活非常努力,張士平被老廠長看好,提拔為了消防隊長。

隨後幾年,張士平成為了車間主任,後來又是副廠長,在原來的廠長退休後,他就正式成為了廠長,這個時候他已經30多歲了。

張士平膽子大,也有想法。以前工廠都是靠當地的棉花來生產,不過張士平一上任就開始冒天下之大不韙。他開始從外地進口棉花,來擴大生產。在現在看來,這不過是再平常不過了,但是在當時可就不是這樣了。

身家600億,讓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公司做總監,還給16萬員工蓋房子

隨後很快這個小工廠,就變成了全國供銷系統內效益最好的4家工廠之一。1985年,全國棉花產能過剩,一大堆工廠開始倒閉。張士平開了一個毛巾廠,躲過了危機。最開始的時候,張士平搞毛巾廠還被許多人反對。1989年,張士平投資了600萬元,建立了紡紗廠。

隨後許多國營的紡織企業開始倒閉,張士平趁機收購了不少破產國企的設備,魏橋開始迅速發展。張士平做生意的策略很簡單,產品非常單一,但是就是要做規模。規模一上去成本就低,張士平的土地、人力等成本都是業內最低的。這也讓其他對手完全不能跟魏橋競爭。

90年代末,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張士平開始籌集自己的電廠。隨後建設了10個電廠。由於有了電廠的優勢,張士平又進入了鋁業。張士平隨後建立了6個氧化鋁廠,2個電解鋁廠。張士平用了十年的時間,又建立了一個鋁電的產業鏈。

身家600億,讓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公司做總監,還給16萬員工蓋房子

如今張士平在魏橋、鄒平、濱州、威海擁有4個生產基地。張士平還把企業用不完的電,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當地的老百姓。正是這個事情,張士平才被媒體發現,隨後才讓許多人知道山東魏橋竟然有這個大隱形富豪。

張士平曾經直言,他從來不搞關係,也不佩服李嘉誠這樣的企業家。以張士平的影響力,如果他要做房地產的話,一定會一本萬利。不過張士平卻從來不搞房地產,這也是他讓人佩服的地方。

張士平如今年過70,但是他依然堅持工作。張士平的低調也傳染給了自己的兒女,他的兒子張波就是一個非常低調的富二代。你在網上幾乎找不到關於他的資料。

身家600億,讓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公司做總監,還給16萬員工蓋房子

身家600億,讓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公司做總監,還給16萬員工蓋房子,張士平絕對是一個傳奇的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