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指民心相通是中國企業走進東協重要議題

专家学者指民心相通是中国企业走进东盟重要议题

外交部亞洲司參贊楊沐演講。 張亨偉 攝

東盟是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是發展中國家之間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優先方和重要的夥伴。

专家学者指民心相通是中国企业走进东盟重要议题

“一帶一路”中國企業走進東盟研討會圍繞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人文交流及社會責任等話題展開深入研討。 張亨偉 攝

與會嘉賓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走進東盟的機遇與挑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貿易便利化及營商環境、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人文交流及社會責任等話題進行了為期一天的深入探討。

與會各界人士認識到,中國企業在“走進東盟”時民心相通、融入當地、互惠共贏是重要議題。

专家学者指民心相通是中国企业走进东盟重要议题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發言。 張亨偉 攝

上海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在致辭中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本次研討會,與會嘉賓共議中國企業走進東盟的新機遇新動力,充分體現了中國與東盟關係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充分反映出中國與東盟各國求合作、謀發展的共同願望。希望大家圍繞共同關注的問題,深入研討、坦誠交流,暢所欲言、出謀劃策,為推動中國企業更多更好地走進東盟匯聚共識、貢獻智慧。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趙啟正指出,海上絲綢之路對中國、對上海最方便、最近的地方,無疑是東盟十國。中國企業到東盟國家,一定要事先培訓,不培訓就會出現一些錯誤,因為有些常識性問題,企業家並不太清楚。

趙啟正說,中國企業與東盟開始合作,但東盟社會對“一帶一路”的期望很高,希望有高標準,環境保護要高標準,可持續發展要高標準,勞工保護要高標準。這些都是發展中必會遇到的某些障礙和誤解,因此要繼續鞏固和發展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靠的就是公共外交了。值得注意的是,東盟十國政治、經濟、環境、文化都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應該進行國別公共外交。

专家学者指民心相通是中国企业走进东盟重要议题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趙啟正演講。 張亨偉 攝

外交部亞洲司參贊楊沐持類似看法。她特別提到,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要做民心的橋樑。一方面要充分考慮當地百姓的感受,在項目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加強與當地民眾的溝通,照顧對方需求和舒適度,使項目既有利於所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也能讓當地的老百姓有所受益。另一方面還要加速本地化的進程,再把資金、技術、人員帶出去的同時,還要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和風土民情,與所在國探索協作式、融合式的發展,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民心相通。

除了做民心的橋樑,楊沐還建議,“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要做實幹的先鋒、創新的楷模和形象大使。

“每一個在東盟的中國企業都是中國的形象大使,都代表中國的品質、中國的標準。”楊沐說,企業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東盟合作的故事,還有“一帶一路”的故事,開展更多的公益活動和項目,展現良好的社會責任,讓更多當地老百姓歡迎和支持中國企業。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亦建議中國和東盟要把加強雙方的民心相通,作為推動雙方經濟合作的百年大計來抓。

陳東曉介紹說,根據中國相關學者研究,中國與東盟的民心相通的指數非常不錯的,包括與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民心相通指數都排名前列。儘管如此,中國—東盟仍面臨著總體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近年來在東南亞地區不時出現所謂新的中國威脅論,新的中國危害論,這些都給中國企業走進東南亞製造不利的環境。

在陳東曉看來,中國和東盟民心相通的關鍵就是人員往來,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的交流仍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本屆研討會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上海市政協主辦,外交部、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支持,上海市政協對外友好委員會、上海公共外交協會、亞太日報共同承辦。(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