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上映前,徐崢真是夠了,老談錢!

徐崢和甯浩監製的《我不是藥神》這兩天的點映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主流電影平臺的分數雖然還沒有放出來,但目測打好評的人高達八九成,本片的評分應在7.5分到8.5分之間,在國產片中,絕對算出類拔萃,即使放到最近20年的國產片中,《我不是藥神》也應能排上名次。

《我不是藥神》上映前,徐崢真是夠了,老談錢!

不過今天這裡要說的不是《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而是這部電影之前,徐崢的幾部相關作品。《我不是藥神》在徐崢相關作品中,算是部非主流電影,因為最近幾年的徐崢作品,無論是其主演、監製還是參與編劇的作品,都在探討一個共同的話題——有錢人的煩惱和反思。

《我不是藥神》上映前,徐崢真是夠了,老談錢!

最近幾天,雷佳音和佟麗婭主演的《超時空同居》已經上線,沒趕上院線上映的同學可以找來一看,本片徐崢不僅是監製加客串,而且在片頭還打上了“故事:徐崢”,可見本片的靈感和創意是來自徐崢,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創意,男女主人公陰差陽錯地住進了同一間房子,但卻處在不同時空,跟《觸不到的戀人》等片不同的是,男女主人公雖然處在不同時空,但是是可以相互見面,因而引發了一系列“時空差”的笑話,雖然影片對“穿越時空”的理論語焉不詳,不過這已不算這類幻想題材影片的硬傷,拍得有趣有味有情就行了,就像韓國電影《奇怪的他》那樣。

《我不是藥神》上映前,徐崢真是夠了,老談錢!

《超時空同居》內地票房高達9億人民幣,上映時的口碑也不錯,但這部電影的後半段特別沒意思,完全陷進了徐崢電影的老套路——有錢了反而懷念過去沒錢的生活。一個人有錢了,反思過去,懷念過去,本來是一個很可貴的品質,但像徐崢這樣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地在銀幕上反思,而且還每一次都反思得痛哭流涕,反思得悲傷欲絕,反思得心膽俱裂,就讓人覺得有點夠了。

《我不是藥神》上映前,徐崢真是夠了,老談錢!

在今年的另一部徐崢監製和主演的作品《幕後玩家》裡,幾乎跟《超時空同居》同樣的套路,前半段有一個極好的創意,《幕後》玩的是密室逃生,《超時空》玩的是穿越,但兩部電影后半段都開始滑向平庸,《幕後》裡徐崢的身份是一個金融大鱷,與老婆的關係變得了無生機,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之後,片中的徐崢將老婆帶到了他們年輕時租住的小屋,回顧那段沒錢而溫馨的日子——還是沒錢好啊。《超時空》裡的雷佳音,現實中是一個地產大鱷,崛起之路上,幹過很多不乾淨的事,當20年前的他看到現在的自己,決定不再選擇不擇手段地追求富貴——做個沒錢的乾淨人挺好。

《我不是藥神》上映前,徐崢真是夠了,老談錢!

徐崢的三部“囧途”電影,以及今年的《超時空同居》《幕後玩家》裡的主人公,全是事業有成的中年男人,跟現實中的徐崢一樣,徐崢的這種反思,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是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否則他也不會一次又一次地在電影裡,表現這種情緒,看樣子,有錢的生活真的很無味啊——但在沒錢人眼裡,徐崢挺矯情,也挺虛假。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徐崢是個好演員,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百分百的好演員,但他未必是一個好的電影創作者,因為他老是困在自己的思維裡。

《我不是藥神》上映前,徐崢真是夠了,老談錢!

《我不是藥神》應是徐崢相關電影裡的一個另類,畢竟這部電影的監製還有甯浩,故事源頭也不是來自徐崢。徐崢主演的甯浩作品《心花路放》雖然探討的也是中年危機,但就沒什麼“錢味”,而徐崢主導的作品,《泰囧》《港囧》《幕後玩家》《超時空同居》等作品,儘管說的都是“有錢也挺沒勁的”,但總給人感覺“錢味”很濃,這大概就是徐崢和甯浩的差距吧。

《我不是藥神》的主角們談的也是錢,從頭到尾都是錢,但這也是一部沒有“錢味”的電影,因為該片的落筆就不在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