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巍巍大洪山,一個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地方。

在大洪山北麓,有一個叫熊氏祠村的地方,這裡面臨大洪山,地形複雜起伏多變,山川河水縱橫交錯,洞穴奇觀星羅棋佈,歷史傳說俯拾即來,紅色遺蹟令人起敬。5月下旬,隨州文明網、領秀隨州《發現》欄目組深入到熊氏祠村進行了一次探訪。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白雲寺傳奇

白雲寺,位於隨州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北部的白果樹壪。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山上有一座山洞,這座山洞非人力可開,要想進入洞裡,需要農民種的瓠子靠近洞口,洞門才能打開。洞門打開後,走進洞裡,裡面又是一番天地,如同世外桃源,裡面有集市,有商鋪。尤其是洞裡面用牛碾出來的米不同尋常,有一次有一個人走進洞裡,順手在碾子旁抓了一把米帶回家,發現他帶回來的米全部是金米。等他再返回去的時候,洞口已經完全封閉,再也不能進去了。至於這個洞在什麼方位,有多大,有多深,是個什麼形狀,至今無人知曉。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登上白雲寺山並非易事,欄目組的同事在當地鎮村領導的帶領下,先是開車來到山腳,然後棄車登山。雖然有一條小徑直達山頂,但因為常年沒有人行走,整條小道被淹沒在叢生的雜草中間。大家一邊小心登山,一遍觀看沿路風景。走到半山腰的時候,隨行人員指著路旁的幾塊大石頭告訴我們:這幾塊石頭就是當年的第一道寨門。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經過差不多半個多小時的穿荊棘、走刺林,我們才接近山頂。突然,一條蜿蜒在樹林中的寨牆和寨門出現在我們眼前。“這些都是1939--1940年隨棗會戰時期,中國軍隊第39軍561師在這裡痛擊日寇時修築的防禦軍事設施。整個設施均用石塊圍繞白雲寺山頂堆砌而成,形成一個南北長200米,寬50米的長方形軍事防禦區,門向南,由兩個石跺成碉堡狀,門寬1.8米,附屬設施有指揮所。”隨行人員介紹說。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這是一個面積僅有千餘平方米的小山頭,山上,幾乎沒有水源,我們空著兩手上山就顯得困難,當年那些勇士們是靠什麼將這些石頭運上山頂砌成寨牆和防禦工事的?當我們踏進寨牆裡面的時候,當年修築的工事和防禦系統仍然歷歷在目,回想當年中國勇士在此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抗擊日寇,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白馬洞的傳說

話說過去當地有一家姓俞的在山腳下面種了一塊小麥,每年小麥還沒有成熟的時候,不知是什麼動物將這塊田裡的麥苗給偷吃了,當時這個姓俞的先是懷疑是周邊的人乾的,但通過了解,周邊的人和他無冤無仇,不會敢這樣的缺德事。於是,有一年估摸又到了麥苗被吃的時候,這個姓俞的就躲在麥田一側偷看抓“賊”,沒想到“賊”沒抓到,卻發現從半山腰一個山洞裡飛躍下來一匹白馬,然後落在他的麥田裡啃吃他家的麥苗,他當即解開纏在腰上長達一丈二的腰帶,將這匹白馬給逮住了。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姓俞的逮住白馬後,高興地想牽回家餵養,沒存想剛走到村口的時候,村口有幾隻狗對著白馬狂吠,白馬受到驚嚇,掙脫腰帶,一躍而起,再次躲進洞裡,從那以後,人們再也沒有見到過這匹白馬了,因此,當地人便把這座山洞取名“白馬洞。”最具神奇的,白馬洞裡還有馬蹄印,而且清晰可見。

為了見證白馬洞以及馬蹄印,欄目組決定親自前去一探究竟。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去白馬洞的路並不好走,要趟過河水,穿過叢林,還要爬二十餘米的懸崖,好在有當地農民大哥拿著鐮刀給我們開路,否則要想登上白馬洞那真的是非常困難。

我們手腳並用沿著河邊的懸崖朝著白馬洞的方向爬去,沿途到處都可以看到野豬拱食草根的新鮮痕跡。到達洞口的時候,才有幾棵樹讓大家可以站立。待嚮導大哥砍開洞口的樹枝時,一個高約3米的洞口便出現在我們面前。

進得洞來,發現這座洞裡小外大,整個洞底鋪滿羊糞,據嚮導說這是當地人放羊的時候羊在裡面躲避大雨所留。洞並不是很深,最深僅有四米左右,在洞口有七八個深約6—8釐米、直徑15—20釐米、形同馬蹄的小坑。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在白馬洞的正對面,距離白馬洞約一公里的地方的山頂上,有一座白馬寺,據說修建這座白馬寺是為了鎮住對面白馬洞裡的白馬,防止它逃跑或再次出來危害百姓。

觀音洞的故事

觀音洞位於白果樹壪正北約3公里的地方,座東朝西,懸在半山腰,洞的前面有一顆百年白果樹,洞的左下方有一土地廟,供奉著各種菩薩。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走過小河,沿一條小路蜿蜒之上,大約經過200米左右,就到了觀音洞。觀音洞高寬深大約在五米左右,整個觀音洞呈正方體,洞頂是一塊碩大的石板,平整而又光滑,洞的正中供奉著一尊觀音像,觀音像的頭頂有鐘乳石,洞的左下角有一小洞,傳說這口小洞常年有水,而且深不可測,過去可以左右女人生兒育女止功能——有了孩子的人會做一雙童鞋放在洞內水中,生男孩放男童鞋,生女孩放女童鞋。附近剛結婚的夫婦在婚後還沒懷孕之前,就會來到觀音洞裡面的小洞裡摸童鞋,如果摸到男童鞋,就會生兒子,如果摸到女童鞋,就會生女孩,而且只有一次機會,不準挑選。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1947年之前,觀音洞前有一棟三層結構的廟房,廟房為石木結構,牆體全部用石條砌成,裡面供奉的有一尊石質觀音像,1947年觀音像被人為破壞,後來廟房因為缺乏管理,逐漸被損壞,當地人將石條拿去修建水利設施和農田設施。目前,當年的廟房殘存的牆體仍然清晰可見。

大柳樹的前世今生

在熊氏祠村大柳樹灣,有一棵三四人合抱的大柳樹,樹齡在百年以上,這棵生長的村口河邊的大柳樹形如傘蓋,樹冠直徑近20米,屬實罕見。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在這棵大柳樹之前,還有一顆比這棵大柳樹更古老的大柳樹,據說這棵大柳樹只是那棵古老的大柳樹之“子”——古柳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被一場大火燒死。

據當地老人介紹,之前的古柳比這棵柳樹不知要大多少,當時古柳在世的時候,周邊不少百姓都會來這裡燒香,除此之外,大柳樹灣所有的村民不管做任何事都非常順利,極少遇到阻礙,不管是當幹部的、當老師的還是普通百姓,幾乎是人人向善,從來就沒有人做一件違法亂紀的事,幾乎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自從大柳樹被燒死後,大柳樹灣經歷了“十年動亂”,那十年,整個灣裡人心向背,矛盾層出不窮,左鄰右舍不和睦的現象經常發生,後來隨著古柳之“子”逐漸長大,灣子裡的人又恢復了往日的和睦。

神秘的臥人寺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臥人寺位於白雲寺東北約3公里的地方,山高路陡。據傳當年臥人寺建有近百間廟房,周邊百十里的信眾都到這裡來上香,香火極盛。宋朝年間,寺廟換了一個叫無道的住持,這裡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前去燒香的女香客是隻見進來不見出來,後來有人發現,這個名叫無道的和尚把她們關在寺廟的隱蔽處,靠殺牛吃牛肉為生。

此事後來反映到包公那裡,包公得知情況後頓時震怒了,親自扮演貨郎到臥人寺來暗訪,發現寺廟裡的確藏了不少的女人,包公當即升堂開審,用皮鞭鞭打無道和尚讓其伏法。從那以後,因為臥人寺的名聲不好,逐漸衰敗了。

金牛與雙胞胎竹子

在熊氏祠村,還有一個流傳很久的傳說,這個傳說故事的主角是一根雙胞胎竹子。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據說在臥人寺的山間有一對黑色金牛,這對金牛很少露面,除非用附近山上的雙胞胎竹子才能引誘這對黑金牛出現,有一個非常貪心的人得知消息後,就在附近山上到處尋找雙胞胎竹子。

突然有一天,他發現當地農戶的門口長著一根雙胞胎竹子,這根雙胞胎竹子長到大約一尺高的時候就開始從中間分叉,當時這根竹子已經有一丈二高。得到這個消息後,貪心的人就去找這個農戶,想把這根竹子買下來,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竹子的主人說什麼也不願意買,後來那個貪心的人想方設法把這根竹子偷走了。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竹子頭走後,竹子的主人突然意外滴在生長竹子的那個地方發現了那對黑金牛,結果因為沒有雙胞胎竹子,這對黑金牛被他給嚇跑了,從此後就再也沒有人見過這對黑金牛。

1989年,有人在傳說長雙胞胎竹子的地方又發現了一根雙胞胎竹子,這根竹子在一尺一寸的地方分叉,分叉後的兩根竹子高矮粗細幾乎一模一樣,當時有不少人建議把這根竹子保護起來,但最後還是被到臥人寺燒香的人給偷走了。

竹子被偷走後,在柱子旁邊的那塊青石板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有人挖蜈蚣時挖開這塊青石板,在裡面發現了一塊金磚,後來他把這塊金磚以八塊錢的價格賣給了一個和尚。

小青龍寨

小青龍寨離白馬洞僅有一步之遙,因為時間關係,欄目組沒能親自到寨上一睹小青龍寨的風采,有點遺憾,但通過航拍,小青龍寨在我們眼中一覽無餘。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小青龍寨始建於什麼年代,說法不一,最有可能是建於清朝——當地人為了躲避土匪而建,據說上面可以容納5000人,可見這座寨子在當年保護當地百姓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這座寨子東邊是近百米高的懸崖,西邊邊是緩坡,易守難攻。上面建有寨牆,有南北兩個寨門。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寨牆還保存完好,後來因為修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當地人把寨牆上的石頭都用來修建堰堤和田埂了。

紅色遺蹟照千秋

熊氏祠村除了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之外,這裡還是一個有著紅色傳奇經歷和紅色文化底蘊非常濃厚的的地方,據大洪山風景區以及長崗鎮有關資料顯示,熊氏祠村除了白雲寺抗日遺址以外,還有中共鄂中區委員會舊址、鄂中區黨委黨員幹部訓練班舊址和陶鑄被扣押處舊址等等。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中共鄂中區委員會舊舊址。位於熊氏祠村的熊氏祠堂。1938年11月12日,中共鄂中區委員會於長崗店熊氏祠正式成立。錢瑛任區黨委書記,陶鑄任統戰部長,隸屬中共中央中原局。13日在此召開第一次擴大會議。1938年11月14日,第五戰區豫鄂邊區抗日遊擊軍政幹部訓練班於熊氏祠開學,陶鑄主持實際工作,有學員200餘人多系鄂中地區青年知識分子。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1939年2月12日,李先念來此參加鄂中區黨委第二次會議,傳達劉少奇指示。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鄂中區黨委黨員幹部訓練班舊址。位於長崗鎮熊氏祠村羅家臺子。1939年2月,鄂中區黨委黨員在長崗羅家臺子舉辦幹部訓練班,由陶鑄、楊學誠,夏忠武等主持,有50餘名黨員參加,隨縣有10餘人參加學習。1939年3月12日,鄂中區黨委在此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決定將我黨抗日武裝編為應抗四支隊。不久,五戰區下令撤銷第五戰區豫鄂邊區抗敵工作委員會。陶鑄率領大批幹部安全撤離長崗店,前往京山八字門。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陶鑄被扣押處舊址。位於長崗鎮熊氏祠村北坡灣。1939年5月,鄂三專專員石毓靈與國民黨39軍軍長劉和鼎策劃,在長崗北坡灣扣押陶鑄、孫耀華。鄭紹文以22集團軍政治部名義出面交涉,在此營救陶鑄、孫耀華脫險。

(說明:本節材料由大洪山風景區宣傳文化局提供。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隨州發現之旅——走進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熊氏祠村

熊氏祠村遠遠不止這些傳說和故事,因為這次採訪時間關係,有關熊氏祠村的故事和傳說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去挖掘、去發現。文中有不對或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便於我們進一步完善。謝謝!

——隨州文明網、領秀隨州《發現》欄目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