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允中 發自 凹非寺

中國到底有多少家人工智能公司?

北京最新官方報告顯示:4040家。

近日,由北京市經信委組織相關單位,通過大量的調研和專題討論,編制而成《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以下簡稱:《白皮書》)於6月30日正式對外發布。

《白皮書》中披露了一系列全國和北京AI企業的發展情況,且調查後顯示:全國AI看北京,北京AI看海淀,最後還給出了132家(部分)重點領域AI企業名單。

這份報告中還披露了哪些信息?我們一個個看。

全國僅3成AI公司獲投資

《白皮書》首次披露了中國AI公司數量,截至2018年5月8日,全國人工智能企業4040家,北京市人工智能企業1070家,佔比26%。

全國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能公司合計1237家(含31家已上市公司),佔比全國AI公司總數的30%,北京市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能企業431家(含12家已上市公司),佔比全國35%。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白皮書》中稱,企業和融資數據綜合了清科、WIND、IT桔子、藍海巨浪等公開數據,還從投資機構定向採集了數據。

具體維度還有幾項:

專利數量方面,北京人工智能專利數量超過2.5萬件。

融資階段方面,在北京1070家AI企業中,北京市AI企業大多處於A輪,佔比達29.09%,Pre-A輪企業佔比6.67%,天使輪企業佔比18.48%,種子輪企業佔比2.73%。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整體來說,北京AI公司融資階段在A輪之前的企業總佔比達56.97%,一半以上仍處於初創期。

另外,全國AI看北京,北京AI看海淀,北京市AI企業60.96%聚集在海淀區,並且中心的中心是中關村。

此外,從具體領域來看,中國AI創業數量排名前三名的是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和自然語言處理公司。

投資融資額度最高的前三名是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自動駕駛。

學術和人才資源是最大優勢

那為何北京會成為中國AI之都呢?

《白皮書》給出的答案是政策、學術和人才。

政策方面,自2016年以來,北京發佈多項相關政策文件以及服務措施,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2017年底,北京市委市政府發佈了包括《關於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的指導意見》在內的10大高精尖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中關村管委會發布了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在產業環境營造、資金支持、人才服務等方面對人工智能產業給予全方位保障。

而政策外,更大的優勢是優質的學術和人才資源。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中科院計算所等全國過半數人工智能骨幹研究單位都聚集在北京,擁有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10餘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另據北京市人力資源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北京地區人才資源總量達到651萬,人才從業密度高達54.9%;擁有“兩院”院士756名,約佔全國1/2,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1486名,約佔全國1/4,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682名,佔全國比重超過1/4。

在AI專項領域,目前中國人工智能人才最集中的Top10僱主排名中,高等院校佔據四席,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和浙江大學,北京獨佔3席。

當然,政策、學術和人才因素疊加,也便造成了北京的專利、資本吸引和創新方面的爆發。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大力支持4大方向

不過,北京對目前面臨的AI競爭和挑戰也非常清楚。

《白皮書》稱,AI陳產業整體水平對比美國和國際一流還有差距,主要體現在4方面:

  • 一是原始創新能力與美國相比尚有很大差距。針對新一代人工智能重點技術問題,高級機器學習、類腦智能計算、量子智能計算等基礎理論研究,有待形成一系列原始創新科研成果。
  • 二是在高端芯片、關鍵部件、高精度傳感器等方面的缺失可能導致在技術和應用上的再次空心化。需要圍繞人工智能芯片、傳感器、算法、應用場景中技術難點,開發基於新需求、新材料、新工藝、新原理設計的芯片、智能傳感器等。
  • 三是高水平人才不足,缺乏人工智能高端人才。人才是人工智能競爭的核心,人工智能頂尖人才數量和質量都不及美國,人工智能基礎教育起步較晚,超過10年以上經驗的人工智能人才數量少,因此需要大量引進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 四是大規模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面臨成本劣勢和區域競爭。如北京人工智能人才的戶口、居住、教育成本高昂,對留住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形成阻礙;全國其他地區也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技術、資源、人才等方面對北京形成競爭。

基於此,北京在《白皮書》中提出了自己的發展關鍵策略,未來會重點支持4大方向:

  • 首先是大力發展核心技術,超前佈局形成原始創新重大突破。例如,重點佈局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類腦智能計算、深度機器學習等跨領域基礎理論研究。推動人工智能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量子科學、心理學、數學、經濟學、社會學等跨學科交叉融合。
  • 第二是重點支持人工智能新興產業,形成高端產業集群優勢。圍繞海淀中關村核心區域、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等重點地區,匯聚國際水平的人工智能示範企業和項目,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園區,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培養和扶持產業鏈各層關鍵領域重點企業,拓展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的產業邊界。
  • 第三是建設多層次培養體系,吸引人工智能尖端人才。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發展人工智能核心目標。完善人工智能領域學科佈局,設立人工智能專業,推動人工智能一級學科建設。加強國際教育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
  • 第四推動人工智能廣泛應用,建設智能社會和智慧城市。支持與首都功能匹配的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以應用促發展,以市場帶動產業,建設智慧社會和智慧城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業的融合創新。支持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

也不知你所在企業上榜沒有,我們附錄如下: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北京發佈《白皮書》:全國AI公司4040家,僅30%拿到投資

誠摯招聘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