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贏了,德國輸了,關於中國校園足球,聽聽教育部和足協怎麼說

韓國贏了,德國輸了,關於中國校園足球,聽聽教育部和足協怎麼說

(韓國孫興慜)

俄羅斯世界盃,2018年6月27日晚,亞洲太極虎韓國隊大戰衛冕冠軍德國戰車。

全場,韓國隊大打防反進攻,利用補時階段,效力中超恆大的金英權和亞洲球王孫興慜各打進一球,最終,2:0取勝衛冕冠軍德國隊。

韓國隊與德國隊雖未打進十六強,但此戰,進一步奠定了韓國隊在亞洲乃至世界球迷心中的重要位置。

韓國贏了,德國輸了,關於中國校園足球,聽聽教育部和足協怎麼說

(中國青少年足球)

反觀中國男足,嘴仗可以,腳下不行。

隨著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對中國足球的調侃:俄羅斯世界盃,其他都來了,除了中國男足沒來,如何發展中國足球和發掘青少年足球人才,一時成為眾球迷熱議的話題。

韓國贏了,德國輸了,關於中國校園足球,聽聽教育部和足協怎麼說

(教育部開會研究如何開展校園足球)

2022年世界盃將在卡塔爾舉行,時間轉瞬即逝,中國男足能不能如願成行,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也許長久之計,當務之急,是如何加強發展職業足球人才搖籃-校園足球。

君不見,教育部於6月26日,在江蘇海門舉行新聞發佈會,遺憾的是,未有體育總局或足協官員參會交流並作重磅發言。

但針對教育部牽頭的校園足球與體育部門主抓的職業足球如何並行共生,教育部王登峰高瞻遠矚提出:自成體系,相互支撐。

韓國贏了,德國輸了,關於中國校園足球,聽聽教育部和足協怎麼說

(中國足協官網)

中國向來小球可以,大球不行,但為足球發展長遠計,或為弱不禁風的中國男足強身健體,發展或普及好校園足球,不失為立基固本之策,不知中國足協對此作何呼應或施策。

但查閱中國足協官網校園足球一欄,最新僅有一舊聞耳:奔跑吧,遠行的足球女孩!(新化社〈2018年3月23日〉)。

想必眾球迷看了作何感想,一邊是教育部對校園足球之熱切,一邊是中國足協:你開會,我不知情,我只關心女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