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北京傳來大消息,下半年就該這麼投資!

繼C羅、梅西爆冷門後,巴西隊的內馬爾曾一度被預測提前回家。球隊英雄榜變毒奶榜,巴西隊瑟瑟發抖,冷門魔咒近在咫尺。好在2號的背水一戰拒絕冷門,巴西最終大勝墨西哥,天台上的人可以下來了,換一批!

不過在資本市場,那些沮喪的投資者也可以從天台下來了,下半年的投資機會,會超乎你想象!

企業利潤增速下滑,擔憂情緒濃厚

數據顯示,2018一季度名義GDP增速為10.2%,比2017年全年的11.2%回落近1%,這使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從2017年全年的21%回落至2018年1-4月的15%,A股非金融企業歸母淨利潤增速從2017年全年的31.9%下降到2018一季度的23.6%。可以說這是這次股市低迷的基本面原因。

定了!北京傳來大消息,下半年就該這麼投資!

前幾年以來企業盈利一定程度上受益於供給側去產能帶來的行業集中度提升和工業產成品價格回升,但隨著投資和出口對GDP貢獻度的下降,去產能去的太多,反而還可能引起需求緊張。需求一旦緊張,價格就上去了,因此現在的政策更傾向於降成本。從這方面來看,預期未來的企業利潤率仍有提升空間。

為人民幣打氣,市場迎來深V反轉

又是星期二,與6月19日的那次大跌相比,本週二A股和港股都走出了一個深V走勢,A股三大指數強勢翻紅,其中滬指收盤漲0.41%。

在人民幣兌美元一季度連續升值後,二季度出現貶值趨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幅1.73%,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累計跌幅1.87%。其中,在岸人民幣兌美元6月累計跌3.4%,刷新1994年人民幣匯率並軌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二季度累計跌近3500基點,創並軌以來新高。

定了!北京傳來大消息,下半年就該這麼投資!

資本都是逐利的,一國貨幣的貶值一定會將資金推向相對強勢的一方,這導致的結果是資本持續從股票等風險資產流出並外流回美元資產,成為近期市場持續低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而本次股票市場的深V反轉,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高層為人民幣站臺。

本週二上午,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債券通一週年論壇”上表示,中國有信心讓人民幣在合理區間保持穩定。

下午,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態說,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金融風險總體可控,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收支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大體平衡。

而這也是央行官員首次對此輪人民幣匯率下跌的表態。

流動性,還是流動性!

今年以來,A股“不負眾望”,三大指數以跌幅16%的表現熊冠全球。上面說的人民幣走弱只是原因之一,目前來看甚至還似有企穩之勢,許多機構也預測下半年可能會走出先跌後升的趨勢。但根本原因還是流動性緊張。

1、三四線樓市的上漲。上一輪房地產牛市之後,一二線房價輪番上漲,吸收了大量的流動性。而之後的房地產去庫存,又催生了三四線樓市的狂歡。

2、金融去槓桿。隨著國家對金融去槓桿政策的堅持,市場流動性越來越緊,錢荒成為了近期最嚴重的話題。最明顯的跡象是日益頻繁的大型P2P跑路潮、公司債券違約潮以及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被強平潮。

3、獨角獸吸血。巨大的獨角獸,從上市以來就如無底洞般吸收著大量的資金,對市場資金產生極強的虹吸效應。

下半年策略更需主動性管理

如此複雜多變的市場,該如何決策?北京終於傳來了大消息!6月28日,由私募排排網、易方達主辦,中信期貨期貨聯合主辦,兆富資本、金原財富、言起投資、凱納資本、厚石天成、云溪基金、新交所、寬睿、老虎證券協辦,深圳市私募基金協會特別支持的第三屆FOF&MOM基金管理人年會在北京盛大開幕。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國內頂尖券商、銀行等機構投資者,以及業界優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都為下半年資產配置策略建言獻策。

新交所中國區總經理陳世亮認為,現在全球的配置都在回撤,我們作為投資者,做全球配置的時候,可能市場都是看美國、中國,趁這個回撤的時間段,更應關注這個在中國印度之後的第三大勞動力市場——新加坡。

新加坡GDP以5%增長,到了2031年,能達到第三大全球經濟體,所以它的潛力非常大。大家都在回撤,如果回撤到一個底線的時候,在東盟這個地區(新加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另外就是所謂股票板塊。我要強調的就是醫療板塊,現在整個市場的回撤都非常好,大家也可以看新加坡交易所證券的板塊,它不但沒有回撤,它從今年到現在的回報率還是呈正增長的,增長了4%-5%。

言起投資總經理言程序表示, 交易市場是充滿未知而又有規律的地方,面對7這個數字,敏感而有規律,例如2007年創了新高,2008年就是股災。所以2017年到2018年初創出新高,那麼2018年、2019年回調的可能性很大,這是挑戰投資人交易的風險控制行為。

萬一真的股災了,商品市場就是機會,這往往需要預估2018年的商品行情,所以要記得現在要聰明,要有居高思維,低了就會出現價值。如果2018年需要盈利,就要做主動思考,股票的倉位一定要非常小。此外還要想辦法做其他交易行為,可以做股指貼息,要做多資產配置,不要把一個交易行為全部放在一個策略上,一隻股票上。指數的恐慌指數如果超過20%,今年的波動會非常大。總之,各位要做好主動式管理的角色。

上海古木投資總經理徐潔表示,2018年市場難有趨勢性向上機會,做多波動率的策略將會有較好的表現。因為市場波動率的提升,今年量化對沖策略表現非常亮眼。目前古木專注市場中性策略和指數增強策略,並專注在一個細分領域中,做“時間的朋友”,通過時間累積優勢,形成自己的“護城河”。

下半年的大類資產配置投資機會?

當下債市、匯市、股市形勢都不好,從大類資產的配置來看,未來有哪些資產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呢?

廣發證券機構與同業部MOM業務總監江亮認為,我們2017年底就預測到了市場的風險性和套利,可能更加有優勢。依據是那個時候有所好轉,期貨限制放鬆,股指期權的流動性放鬆。商品的策略可能會去年好做一些,主要依據也是基本面全球經濟面的復甦,可能會對商品造成一些影響。經過這麼一跌,我們確實也覺得投資價值已經開始提升,相應的配置也會轉移。

鵬華資產執行副總裁秦紫陽表示,結合我目前的工作,對股市和債券該配合的資產,我們股市主要是對沖和經營策略,經營策略的收益很高,下半年的市場波動率會上升,我們會做部分股權的對沖,這些策略可以進行考慮,對於債市來說,新的危機爆發,市場上有一些恐慌的情緒,很多信用債也被低估了一些機會,信用債反而是一個機會。

在FOF裡面,也配了一些資產,資產證券化這塊目前經歷了幾年的時間,前期還是不錯的,CEO到更低級別,收益在8%以上,我們看過之後,覺得非常安全,我們覺得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中泰證券副總裁黃華表示,第一,我覺得從A股投資的角度來看,目前還需要等待,估值可能確實比較便宜。第二,從中小散戶的投資講,過去十年,權益類的年化收益可以達到16%,要堅持價值投資,買入權益投資是非常好的理念,不需考慮市場的漲跌,特別是市場大幅下跌的時候,可以考慮加倉,定投更多一些。

民生銀行私人銀行部機構管理與代銷業務中心副總經理劉猛表示,第一,從靜態的估值來看,歷史上A股有三次低點,分別是2005年6月的998點,2008年10月的1664點,2013年6月的1849點,這是A股歷史上三次最重要的底部。現在A股的估值與這三個時點的估值是很接近的,位於估值底部。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走勢,但是長期來看,新客戶配置權益類資產,賺錢的概率是相對較大的。

第二,債券的信用利差在走擴,現在信用債收益率這麼高,毫無疑問對實體經濟是巨大的打擊,但是上帝悄悄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也會打開一扇窗。在標準類資產領域,像資產證券化等是很有希望的一個領域。

第三,量化的話,我覺得今年的量化策略要比去年好做。對於能做出比較穩定alpha的市場中性策略,在這種市場下比較好的,當然我們也會關注策略的容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