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C端市場飽和,留給B端的4個價值和4個機會!

移動支付C端市場飽和,留給B端的4個價值和4個機會!

移動互聯網的全面深入,改變了一切交易的格局。C端用戶已經被充分挖掘,如果支付行業把重心還放在電商支付上,面臨的將是業務收縮甚至被淘汰的命運。

根據必達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支付寶和財付通佔據了89%的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壹錢包、易寶支付等8家瓜分10%的份額,剩下的支付企業只有0.2%的份額。在巨頭壟斷的前提下,突出重圍必然要實現差異化競爭,B端支付也成為第三方支付企業選擇的方向。

1.B端支付的現狀

我國有7000萬家企業,其中5000萬家是個體工商戶,都需要交易和支付。支付和垂直行業結合,打通上下游,把企業的資金、支付、結算、增值金融服務結合起來,在巨頭已經壟斷C端的前提下,實現差異化競爭。根據必達諮詢統計顯示,第二梯隊的支付企業更倚重B端,2017年中國主營B端業務主要在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交易規模的市場份額方面,易寶支付居首位,市場份額41.2%,拉卡拉市場份額22%,位居第二。

2.B端支付的應用

從市場份額前四企業來看,提供行業支付解決方案的領域涉及較多,主要有航旅、跨境、留學教育等領域。下面以航旅、遊戲、跨境貿易及新零售行業為例,介紹支付在B端的應用。

1) 航旅行業

伴隨經濟實力的提升以及個人生活觀念的改變,旅遊行業已經成為我國第三產業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新興行業。航旅行業面向個人和團體提供包含交通、住宿、餐飲、門票等綜合性服務。必達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達到7100億元,增長率為20.4%,預計2018年交易規模超過8000億元。伴隨酒店旅遊產業的井噴式增長,對支付相關的需求也不斷升級。我國在線旅遊行業的集中度高,2017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份額中,攜程、同程、飛豬、驢媽媽、途牛合計佔比超過80%。

航旅行業產業鏈條較長,包括上游供應商、在線代理商、營銷平臺及用戶。涉及包括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餐飲、票務代理、OTA等眾多參與方。各方在整個行業應用中發揮各自作用,同時相互配合,均對支付提出了極具目的性的需求。參與方眾多,業務複雜,資金流量龐大,信息安全要求高等諸多方面因素,對航旅行業的支付解決方案提出極高的要求。

2) 遊戲行業

近幾年,伴隨著政策對網絡遊戲的利好,我國網絡遊戲產業得到空前發展,與網絡遊戲共同成長的80後、90後逐步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對網絡遊戲的偏見消除,網絡遊戲獲得社會主流的認可。根據《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數據顯示,我國2017年遊戲收入規模超過2000億元,騰訊和網易兩家公司的市場佔比超過65%。

就遊戲行業產業鏈自身而言,遊戲研發商是產業鏈的起始處,其研發的網絡遊戲產品質量將直接影響終端用戶的使用體驗及付費意願,對整個產業鏈的利潤水平具有重大影響。遊戲發行商、遊戲運營商和遊戲分發渠道等則主要參與遊戲的發行、運營和推廣,它們利用自身積累的用戶資源,協助遊戲產品觸及大規模用戶群體、幫助網絡遊戲產品提升用戶規模,提升產業鏈整體收益。

隨著遊戲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點卡銷售模式不再滿足遊戲廠商、代理商及用戶的需求。第三方支付企業為遊戲行業提供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通過多元化電子化支付平臺,用戶通過支付帳戶,實現在線實時充值及通過多家銀行的在線支付系統對其遊戲帳戶進行實時充值,從而幫助遊戲運營商及代理商提高用戶體驗、簡化支付流程、提高運營效率。

3) 新零售行業

2017年被稱為“新零售元年”,先有阿里拿下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大潤發等,後有騰訊牽手永輝超市。巨頭們紛紛佈局新零售,讓新零售成為新風口。零售業的市場空間巨大,僅服裝、日百、生鮮、餐飲和家居就是五個萬億級市場。所謂新零售,就是用數字化的技術以及互聯網的方式,重構涉及人、貨、場的供應鏈、銷售、物流、支付等零售模式的各個環節,從而提升商戶效率和客戶體驗。支付是其中重要的關鍵環節,支付體系的升級使普通的零售企業數字化運營能力以及對消費變化的洞察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在新零售領域中,生態鏈紛繁複雜,參與方眾多。針對行業特點,支付企業提供行業解決方案,進行資金管理、銷售支付、信息管理、財務管理等,從而提高企業的資金運營效率、資金管理水平。

4) 跨境支付

隨著國內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出國旅遊、海淘、代購等成為趨勢,跨境支付也成為配套服務。據統計數據顯示,第三方跨境支付交易量從2012年的3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20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36%,預計到2021年,交易量達到530億美元。2015年,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發佈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和《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允許部分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且支付業務為互聯網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展跨境業務試點。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跨境支付業務主要集中在貨物貿易、留學教育、航空機票、酒店住宿等行業。

第三方支付企業開展跨境支付都需要獲得相關監管部門的許可。實際上大部分三方支付的業務資源都在境內,在打通跨境支付的通道上依然會選擇外部的合作伙伴,實現優勢互補。如開聯通通過和銀行合作,通過銀行實現外匯結算,完成境外支付。

隨著第三方跨境支付的發展,支付機構從單一的基礎通道服務,逐漸接入跨境貿易中更多的需求,部分機構開始和跨境產業鏈中的服務機構合作,從出口退稅,到報關的三單合一,再到跨境倉儲物流解決方案,解決跨境貿易中存在的難題。如開聯通除了提供跨境支付服務外,還提供海關推送和實名認證等增值服務。

3.垂直行業特徵

移動化、數據化的普及帶來傳統企業信息化需求的提升,以及支付行業解決方案的進步,給傳統企業的B端支付帶來機會。傳統領域信息化程度提升,對支付解決方案的需求加大,而通過支付解決方案帶來的豐富的產業鏈數據,又會為供應鏈金融以及精細化運營提供支持,這些衍生服務又反過來加大B端支付解決方案對於傳統企業的吸引力。而開放平臺、SaaS服務等新的B端服務模式則使B端支付服務更加標準化,降低鋪張業務的成本。B端的優勢是對產業鏈上下游的運營狀況有更深入的接觸,可以將服務延伸到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等領域。行業痛點是客戶拓展成本高,需要做定製方案,很難像C端呈現指數級增長,但也形成了較高的進入壁壘,壟斷C端的財付通和支付寶都是互聯網巨頭的生態佈局,注重的是“輕運營”,這也給其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了機會。

4.第三方支付企業如何突破

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支付核心底層模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同時,市場對支付的認識也比較成熟。支付公司的核心能力在於產品設計,產品需要適應特定產業鏈條,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解決傳統支付的痛點,替代性會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資本運作和增值服務也是第三方支付平臺破局的關鍵。(1)資本運作。採用資本手段,參股關鍵階段的運營商和交易平臺等,也是支付行業提高進入壁壘的重要手段。如騰訊和阿里在新零售的佈局。

(2)增值服務。第三方支付公司應當跳出支付的定式思維,提供一些增值業務,提高競爭力。支付作為金融的基礎設施,支付積累的數據,具有真實、高頻和高質量的特點,這些數據為營銷和金融產品提供有力支撐。1)精準營銷。根據多維大數據提供智能分群、精準獲客、閉環營銷等營銷服務。2)金融增值服務。依託支付數據,可以瞭解產業鏈條企業現金流情況,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而對消費者可以提供信用授信,金融產品推廣等金融服務。如阿里依託支付寶,衍生出包括理財、借貸、個人徵信等金融增值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