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基層幹部含淚乾扶貧》講實話的900條留言聲音很值得關注!

我們從被“雪藏”的留言中選出這些聲音,它們不代表“政在協商”的立場,也不一定代表最全面、最客觀、最正確的觀點,但是我們希望把這些聲音展示出來,兼聽則明,能夠為決策者和政協委員的調研提供一份參考。也歡迎各位網友繼續關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的問題,我們一起努力,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這場硬仗中的硬仗!

文章《基層幹部含淚乾扶貧》講實話的900條留言聲音很值得關注!

我們是基層扶貧幹部,我們有話說

網友“福滿堂”:國家政策太好了,為人民謀發展,謀幸福。可在扶貧上黨和領導們處處為人民著想,千方百計讓貧困人民早點富裕起來。可有些貧困戶不務正業,好吃惰做,只靠國家政策來扶持,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寄生蟲生活等等問題。可農村村幹部每天過著一日一餐的生活,親身投入工作中,家務無時料理,年工資可憐的要命,多者萬元,少者三四千元,他們默默地工作。他們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個人生活經濟還是為了工作?貧困人員可有體會?默默工作在村級的領導隊伍是光榮的,是為2020年國家脫貧創造良好的基礎。

網友“e”:作為一名基層的扶貧工作者,確實有很多的苦衷。距離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的時間越來越近,我們還在疲於應付各種檢查,大部分精力用於填表、整改,抽不出時間來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搞工作!今天縣區檢查,明天市上督查,後天省上巡查,基層幹部經常徹夜不眠,入戶填表,整理軟件資料,生怕一不小心出點問題,被約談,被誡勉,被處分!脫貧攻堅是一個系統工程,扶持鼓勵老百姓培育增收致富產業,解決基礎短板,增強農民脫貧致富願望,同步小康的目標水到渠成!為什麼現在是攻堅階段,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懶漢多了,低保吃的沒有幹活的動力了!沒有勤勞致富的信念了,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被拋棄了,寧肯吃低保也不自食其力,寧肯當懶漢,當五保戶,也不自食其力!基層幹部工作難度被無限放大,基層幹部尤其是基層扶貧幹部在這種環境裡,默默無聞地為了脫貧攻堅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作著不平凡的工作,誰是當前社會最可愛的人,我覺得就是我們這些基層幹部,這些為扶貧工作付出的基層幹部!當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昌盛,當我們老了,我們可以很自豪很驕傲的說:在扶貧攻堅階段,我們也是做過貢獻的!

網友“夕暉”:國家對扶貧工作職責的劃分是“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但現實情況是:“省負總責”但省裡缺乏一個便於實際操作的綱領性系統性和相對具有穩定性的"總則","總責”缺“總則”;"市縣抓落實”變成了現在的層層給鎮村擰“螺絲”,攻堅辦,駐村辦,扶貧辦督查,黨委,政府,紀委督查(察),明裡查,暗裡訪,行家查,外行也查,市縣很忙,但忙而無序。

網友“秦文龍”:我們都是共產黨員,倒苦水不幹實際工作的基層幹部太多不是好事。要知道還有很多非常困難的老百姓在等著我們幹部去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如果每個共產黨人都是隻追求個人的享受和得失,那我們國家的部分官僚作風真該好好整整才行了。

網友“王彥文”:基層工作者待遇低,是事實,天天填表,是事實,給群眾辦芝麻小事情,是事實,但是,首先要熱愛這份工作,要有擔當精神,帶頭致富思路,我也是一名村幹部,我認為做好每一件事情,都有難度,看你做不做,一般群眾,貧困群眾都有怨言,看你如何去化解怨言,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其實就是黨中央在考驗基層幹部的擔當,奉獻精神,看你是否可以能完成黨交給咱們的任務,我希望還是好好工作,黨中央,省,市,縣,鄉會知道咱們的辛苦,群眾會明白的,所以還是努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學一做,好好為人民服務。

網友“故事哥”:其實扶貧的目的就是脫貧,就是真正改變貧困戶的生活現狀,就是看黨的扶貧政策是否真正落到實處,就是看貧困家庭的衣食住行醫療上教育等方面有無實際保障,就是看貧困戶對扶貧政策、扶貧幹部、扶貧措施及扶貧結果是否滿意。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以來所取得的成效不可否認,但也有個別人把自己的貧困當成了光榮、把享受政策當成了理所當然、把自身懶惰等原因造成的貧困作為等、靠、要的資本。 周圍也有一些個別情況稍好但未被列入建檔立卡的貧困農戶未免會“眼紅”,時時處處與精扶戶做比較,盼到上級來人就反映情況,作為基層幹部,我們堅決擁擠黨的扶貧政策,堅決配合打好脫貧攻堅的持久站,但我們也希望上級領導對基層幹部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殺一儆百是對扶貧領域裡的貪腐者的,一棍子打死則會導致基層幹部明哲保身、畏首畏尾、有作無為,弱化了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長此以往,鄉鎮這根“針”能承受得了上面的“千條線”值得思考。

網友“清晨向晚歸”:現在基層幹部工作壓力越大,反而待遇越低,逢年過節也不發補助,每個月三千塊的工資,不僅要養活一大家子人,還要還貸款,房款車款,貼電話費,貼油費車費搞扶貧,正常的節假日沒有,經常加班加點,犧牲了週末,沒有休假,有時候好容易有個週末吧,工作組來檢查工作了,只好時刻待命。悲催,還時不時地追責、處分,壓力山大。

網友“冬姐”:脫貧是否取得實效,看老百姓的生活,聽老百姓的評價,一味的考核,幹部都忙著做資料,有多少時間與老百姓拉家常呢。再者,脫貧攻堅工作是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為啥要把所有的不精準,歸結於基層,鄉村兩級能夠知道誰在異地買房,誰買車了嗎?本想為貧困家庭多爭取一些政府的幫扶,做到現在,畏手畏腳,生怕出錯又擔責,這不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最終目標吧。

網友“逆境”:扶貧工作不是簡單的做資料和進村簽到就有成效的,也不是搞結對幫扶到處向貧困戶撒胡椒麵能脫貧的,只有把基礎設施建設和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了才能實現全面小康,現在的扶貧政策很多不接地氣,可操作性不強,朝令夕改,捉摸不透,讓鄉村兩級幹部苦不堪言。

網友“永不放棄”:這個建議很好,當前,一個村有縣直部門來的駐村第一書記和幾個駐村幹部,鄉鎮又有包村幹部,再加上村委,這麼多幹部紮在一個村裡了,還要派幫扶幹部呢!並且把星期六定為扶貧日,所有駐村幹部和幫扶幹部必須工作6天,連回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都沒有時間了。除了辦公室主任和個別同志沒有幫扶任務可以在週末回去看望父母外,其它人根本抽不出時間去看望父母啊!聽說下一步幫扶幹部也要扎村裡,說實在話,這個社會只要不懶,勤快點生活是沒問題,可是一些懶人抓住了扶貧二字,純粹就是在那裡等靠要,記得我生長的地方就有一個專門是等靠要的人,在我知事起,他四肢健全,又有文化,就是懶,一直過的是國家扶持的生活,清明節我回家在車上遇見他正準備乘車進縣城玩,看他那樣子是扶貧戶是挺光榮的呢!類似這樣思想的人怎麼脫貧啊!作為幫扶幹部給出謀劃策,他們只是一笑而過呀!這類懶人怎麼辦?

網友“別問我是誰”:我就是一名基層扶貧專幹,從精準扶貧工作開始就一直幹到現在,累,辛苦就不說了,關鍵是上面定不準統一的口徑,我們需要填得一些表格、數據信息一直在變化,我們反覆做,一直在做無用功,浪費了精力,財力(打印紙得錢),導致我們工作太難了,張大方主席說出了扶貧工作得真實情況,也說出了我們基層扶貧工作者的心聲,希望能得到上級領導得重視,改變目前得狀況!

就算再難,也要打贏脫貧攻堅戰!

網友“田博”:扶貧從上層應該重實際,不要搞形式,尤其應取消層層考試扶貧工作人員,扶貧人員不是沒事幹,沒有過多精力去背那些題海,對建檔立卡戶要重新識別,對原來識別不準的要予以剔除,扶貧就要扶那些少數真正貧困戶,這樣村民的意見少了,扶貧工作隊員的工作量小了,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發展產業上去了,何樂而不為呢!

網友“木木”:希望設計表格的人多到底層實際考察一下,不要表格越來越多,越來越細,精準扶貧不是精準填表,扶貧部門應該把心思花在產業上而不是表格上。

網友“summer”:我覺得扶貧這個事情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是現在也不乏貓膩,還有也不能一刀斷!有些人確實有房,但是由於疾病等原因家庭確實貧困的不能維持生計,可以酌情處理!所以一個標準也不能真正判斷貧困!就如我之前有過一個對象說,他們家三家人湊了幾萬另帶借了幾萬修了一個毛坯房,結果取消了精準扶貧的名額,其實真的是很窮的!所以,精準扶貧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是需要廣大扶貧人員辛苦努力的去調查識別!

網友“金必和89海軍後勤學院”:感謝張副主席對基層幹部的直言和理解,現在鄉村的工作有好幾項都是問責,一票否決,特別是扶貧工作有些沒有落到實處,過於形式,鄉村只要道路硬化,通水通電就實實在在解決扶貧大部分問題。

網友“許華”:每個村要因地制宜,做適合自己發展的項目,上級政府要給資金支持,政策支持,貧困戶入股分紅,又可以就近工作。不是每天做資料、填表就能把貧脫掉,要自己村發展造血功能,村經濟和貧困戶的收入才有可能有持續性的增長,間接也減輕了國家的負擔。全國的人民富裕了,國家也就富強了。

網友“莎莎”:瞭解基層心聲,懂得基層民意,體恤基層幹部,才能真正助推三農工作上臺階,為基層發聲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努力✊

網友“想要官非好官”:中央提出扶貧是對的,但一定要改革扶貧方式,比如多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重視共性需要,危房改造等相關政策要製成普惠政策,重視群眾基礎,重視政策的公平性,另外,要從根源上研究農村貧困的根本原因,對土地政策作出重大調整,整合土地資源,走集約化道路,因地制宜,規模化進行養殖和種殖,改變農村經營方式,改變大部分農民生活狀態!

網友“鄭工”:關於扶貧提幾個建議: 1,重視農村公共資源建設,如交通,教育,醫療。 2,提高農村重病、殘醫療報銷比例。 3,對極少數人群實行供給制兜底保障。 4,縣、鄉一級班子成員必須有一名懂信息系統規劃或實施的副職。

網友“心似狂潮”:扶貧不是一昧的找幾個殘疾和相對貧困戶來做的,而是把資金和精力有效投發給有點志氣的人,當地整體文化和經濟提升了,自然而然就帶動了身邊的懶人和真正的貧困戶,因為他們是鄉親、是鄰居、是親戚、是家人,由當地人幫扶當地人更貼切,被幫扶人也不會心安理得的坐等天上掉餡餅了,那麼扶貧在一線的幹部就會真正意義上有激情了

網友“高坡高尼”:一味地側重於幫啊,扶呵,不鼓勵建檔立卡戶主要還得依靠自身努力去脫貧,養成了他們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更有甚者,懶,不努力,爭當貧困戶成了當下的一個常態。嚴重地破壞了黨群關係,幹群關係,群群關係!其實只要解決好三類人:1.老而無勞力。2.大病致貧。3.因學致貧。解決好這三個問題,則扶貧成效達到是沒問題的

網友“外將某”: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建立扶貧領域正向激勵機制,在思想激勵上給“定力”,政治激勵上給“活力”,經濟激勵上給“引力”,讓扶貧幹部價值得到充分肯定,廣泛調動幹部隊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這句話說得很到位,符合基層實際!基層幹部應該得到更多的精神激勵,得到與之辛苦相匹配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容錯糾錯機制不能停留在口號上,應立竿見影,讓在基層一線的幹部有實實在在的激勵機制獲得感,變“人人自危”為“個個爭先”,別讓基層幹部對扶貧事業的一腔熱情被一盆冷水所澆灌,這樣就違背了黨中央的初衷!

網友“歐陽毅”:希望扶貧多點實事求是,少點表格,多解決實際問題,少點形式主義。從實際出發,把中央的政策落到實處。

網友“心想事成”:很接地氣的領導,基層扶貧工作的現狀躍然紙上,感謝政協副主席為基層幹部說話。

網友“漂泊的雲”:張主席您太瞭解基層幹部的辛酸了!為您

網友“苗家人”:張大方政協副主席你調研紮實,為扶貧工作人員講了很多實實在在的話,我作為一個聯繫4個村5 戶扶貧聯繫戶的聯繫人,深受感動。

網友“風輕雲淡”:張老,新時代的政協領導,接地氣,了不起的群眾路線踐行人!

網友“王清華”:道出了基層幹部的心聲,成天累死累活地幹,不被人理解,十件事,九件幹對了,一件達不到百姓的心,全盤否定,你這幹部就不行,不稱職。真希望多一些這樣的幹部能為基層幹部撫平心靈的傷。

網友“湘丶少”:好同志,你說出了扶貧人的心聲。。。我們永遠愛你。

網友“假裝有點冷”:文章和評論都是基層幹部的心聲啊

網友“有多遠滾多遠”:作為基層幹部,看到這些都快哭了,終於有人為我們基層幹部說話了。 週末經常不能休息,上次過端午,法定節假日都還在加班。 熬夜加班幹活是常事 關鍵是做事的是基層幹部,擔責的也是基層幹部,讓我們這些基層幹部做事都心驚膽戰的。

網友“知足”:這位領導是位幹實事的領導、敢說直話的領導、瞭解基層的領導、他的每句話說出了基層幹部的心酸與無奈

網友“段凱”:真正的調研,真正的深入

網友“行人”:謝謝張大方同志,的的確確比較深入的瞭解了基層情況,希望決策層能夠真真切切的解決扶貧攻堅戰最前沿陣地工作人員所面臨的困難!

網友“旭日陽光”:感謝有這樣一位好領導為基層幹部提建議,理解基層幹部確實是兩頭跑腿兩頭受氣的服務人,深深地向領導鞠一躬,感謝

網友“予盾90”:這位領導是深入實際,掌握實情,敢講實話的好獻策建言。值得領導們學習!…

網友“瀋陽飛龍”:張常委說出了基層的聲心,指出的問題真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這樣的現象不只在扶貧領域存在,希望常委的提議能引起各級重視

網友“九夜”:真的說得太好了,真希望這些能夠落實下來! 做基層工作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害怕各種突擊檢查,害怕朝令夕改,請領導深入到基層看看廣大幹部真的是有在做事情的,不要只圖一個好看的數據,上面的一句話傳到下面來可能早就變了味,上行、下效!一口吃不成胖子,步子不要邁得太大了,而是要穩要紮實! 我愛我的國家,我的祖國正變得越來越強大美好!

網友“順其自然”:張主席: 雖是廳官,瞭解基層。 實事求是,敢說敢當! 精準扶貧,精準資料。 錢從哪來,去往何方? 不求表面,只盼實在, 感恩主席,真能實現!

網友“末奈”:雖然我們不是正式幹部,但是希望,你的建議能夠落實,我們這些志願者也很惱火

網友“心悅”:感謝您能這樣理解基層扶貧工作者,敢為我們說話,真希望您說的話能實現。

網友“大何”:我是扶貧隊長,感謝!感謝!感謝!

網友“海底珊瑚”:這位領導的話說得太體貼人心了,句句說在了每一位基層幹部的心坎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