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百壽圖/138×69cm/紙本設色/2014年

當代畫壇,吳悅石的作品因為“傳統”而顯得很另類,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獨立蒼茫/140×84cm/紙本設色/2017年

很多吳悅石同時代的畫家都曾接受西方美術教育,吳悅石在大潮流下偏能例外,“得兩石翁王鑄九先生親授,方知精研六法,力追前賢”(吳悅石),以傳統的師徒授受的方式起手,而且老師又是一時名手,不能不說是一種機緣。

入手既正,又能力學不輟,素絲初染,使吳悅石的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他青年時代即“壯遊天下”,“得董壽平先生衣缽相授”,“復得畫壇耆宿攜與優遊”,“積久薄發,感悟深切,心胸遂為之洞然。”(吳悅石)也許正是這番經歷,此後他雖旅居海外多年而鄉音不改,作品還是十足的中國味道,而且越發純粹了。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捧花圖/138×69cm/紙本設色/2015年

吳悅石的畫題材豐富,其中花卉草蟲尤其為人喜愛。

儘管他也偶作長松巨柯,但更多的還是篇幅不很大的小品。

不管幅面大小,不管畫面簡單還是複雜,他都能提綱挈領,駕馭自如,筆下簡而不空,繁而不亂,畫得又那麼輕鬆愜意,似乎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逸筆草草的表象下藏著進退裕如的從容。

尤其難得的是,他的畫每一筆都是“寫”出來的,大大方方,光明磊落,絕無敷衍苟且之處,所以每一筆都可讓人咀嚼玩味,而且愈品愈有味道。

這種本事,如見已經是不多見了。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籠雞圖/113×53cm/紙本設色/2012年

值得一提的是,吳悅石的書法也很有功夫,與他的畫非常協調,雖然字的造型取勢上不無吳昌碩等影響,但似乎更多受畫的滋養,可以說他的字是他的畫的延伸。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童子烹茶圖/36×35cm/紙本設色/2015年

吳悅石畫花卉,取徑吳昌碩、齊白石而能不為所囿,博觀約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形成了清新活潑的風格。

離開了生活,筆墨就徒為軀殼,是沒有生命力的。

當下太多的畫人殫精竭慮地玩弄技巧,或是在構圖、形式上搞花樣,一心想著出奇制勝,沒有“感情”只有“想法”,正所謂“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偷工減料,自欺欺人,最終的效果可想而知。

也有好古之士,一味摹古,雖遊戲窠臼之中而自視甚高。

須知畫譜上的程式本從生活中來,是有根的,活學活用,方是解人,若只是從畫譜討生活,無異於捨本逐末,縱偶有得意之筆,充其量是移花接木手段,總非高明,既沒出息,也很容易讓人生厭。

“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石濤),任伯年、齊白石等前輩大師的作品堪稱典範,而吳悅石得意之作足當嗣響。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書中自有清涼處/144×117cm/紙本設色/2014年

在吳悅石的畫中,看不到頹唐衰敗的景象,總是健康向上、充滿朝氣的,這固然離不開畫家的紮實的筆墨功夫,而更根本的還是畫家文化修養和精神狀態的反映。

豐富的閱歷與廣博的修養,使得吳悅石優遊古法而能自出機杼,在風潮迭起的當代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向人們展示著中國畫優秀傳統的無窮魅力。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春江水暖/39×39cm/紙本設色/2013年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紅柿圖/138×69cm/紙本設色/2017年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捧花圖/138×69cm/紙本設色/2015年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鵲語雀語/紙本設色/70×35cm/2013年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為天下人增壽/紙本設色/179×96cm/2015年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悟道/紙本指墨/42×33cm/2017年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狸貓圖/紙本墨筆/138×70cm/2013年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園中葡萄/紙本墨筆/138×69cm/2017年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達摩祖師寶相/紙本設色/137×70cm/2014年

吳悅石:以學問溫養書畫

吳悅石,1945年生,北京市人。畫家王鑄九、董壽平入室弟子。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國,寓居海外十餘年,2000年回國。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吳悅石工作室導師,中國國史研究編修館研究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