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在兒童的眼裡,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兒童生來就喜歡五彩繽紛、色澤鮮豔的玩具。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對於色彩方面這麼厲害,寶媽們是不是在自愧自家寶寶不如呢?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其實,寶寶在出生三四個月後就可以辯認出顏色,剛開始時他們對黑白色比較感興趣,以後才是彩色。其實寶寶不是搞不清楚顏色,而是不知道什麼是紅什麼是白,這需要大人告訴他,要頻繁地告訴他,讓他記住這種顏色是什麼,這樣他才能用語言表達這是什麼顏色。

進入第四個月的的嬰兒,已經具備了分辨紅、綠、藍三種純正顏色的能力。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對事物的辨別能力不同,一般3~5歲的孩子對顏色的分辨才會較清晰。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色彩是打開孩子認識世界的大門,彩色的世界既可以開啟孩子想象力又能幫助孩子認知世界,但是顏色辨識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家長進行合理的“教導”,孩子的顏色辨識度還是可以提高的!今天我們通過5種方法幫助孩子認知色彩。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生活上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多為寶寶提供一些豐富的色彩,可以在寶寶的居室裡貼上一些色彩調和的畫片掛曆,在寶寶的小床上經常換上一些顏色溫柔的床單和被套,小床的牆邊可以畫上一條七色彩蠟。在寶寶的視線內還可以擺放些色彩鮮豔的綵球、塑料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對寶寶進行視覺刺激,對寶寶認識顏色有很大的幫助。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活動時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寶寶如能盯著某種顏色或轉動頭部看到別的顏色時,成人可以指著這些玩具對寶寶說:“這是紅氣球”,“那是小白兔”,“這是黃花”等用語言加以描述,加深寶寶對顏色的感知。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咿呀學語時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指著幾種顏色的氣球問“哪隻是紅氣球,哪隻是藍氣球?”讓寶寶用手去指,指對了就親親寶寶,並說:“寶寶真乖,這是紅氣球。”如寶寶指錯了,就說:“再看看,哪隻是紅氣球?”寶寶還是指不出,成人就要反覆指著紅氣球說“這是紅氣球。”寶寶認識紅以後再認識綠色。也可變換說:“這是紅氣球呢,還是綠氣球?”讓寶寶學發“紅、綠、藍”的音。還可放上各種顏色的玩具,讓寶寶按成人的要求拿出同顏色的玩具。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繪畫時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家人可用各種顏色筆畫些寶寶熟悉的植物、動物、水果等。如:太陽、草地、花朵、樹葉、蘋果、小雞、小狗、小兔、小鴨等,並邊畫邊說:“這是紅太陽,這是綠色的草地,這是小黃雞”等等。也可把各色蠟筆放在一起,讓寶寶幫助拿顏色,如畫紅花,成人可說“請寶寶拿紅蠟筆給爸爸畫紅花……”只要反覆訓練,方法得當,循循善誘,寶寶到3歲時,完全可以認識“紅、黃、綠、黑、白”五種顏色了。

認識顏色的遊戲(玩具)

(1) 色彩排列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色彩辨識

提前畫色彩排列圖(不同顏色的色塊排列整齊),讓孩子按照順序用“大米”擺出來,比如“藍、黃、紅”或是“紅、紫、綠”。排列的時候,沒有必要告訴孩子這都是什麼顏色,您需要儘量讓孩子理解“大米”的顏色順序要和圖上的“一樣”。

這樣的遊戲,即使孩子不能清晰地記憶相對應的色彩詞彙,孩子也可以完成。

(2) 顏色配對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畫好底下的彩虹圈,用正確的色片配對!

色彩認知的學習不單純只是知道顏色的名稱,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得到視覺的不同感受,建立符合視覺習慣的色彩之美。

(3) 顏色分類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顏色分類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您提前準備哈各種顏色的碗及一定數量的珠子,讓孩子把所有的珠子分類放置,把紅色的珠子放到紅色的碗裡,黃色珠子放在黃色的碗裡。

通過遊戲促進孩子按色分類的能力,在這裡,我們特別強調是色彩的一一對應,如果孩子知道顏色就直接要求,如果孩子不清楚就告訴孩子放到“一樣顏色”的地方。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注意:在小朋友玩遊戲時,大人需要做的不是傳授,不是代替,應該是支持、參與、引導。提供孩子玩顏色要用的工具、材料、物品等,例如紙、筆、器皿、抹布等。創設玩顏色的有利環境,例如桌子,衣服等。

參與時大人以同伴的身份和孩子一起玩顏色,一起研究玩法,一起解決問題,一起分享驚喜與快樂。不要急於追求玩顏色的結果,而是要充分展開過程。不要把現成的配方傳授給孩子,要鼓勵孩子試驗,不怕失敗,積極嘗試!

不是孩子不識“色”,而是家長不用心!

一個對色彩冷漠的環境裡,怎麼可能成長起對色彩敏感的孩子呢?讓孩子有一雙對色彩敏感的眼睛,敏感於色彩的變化,敏感於色彩的搭配,敏感於色彩的美和不協調;讓孩子有一顆喜歡色彩的心,喜歡玩色彩,喜歡用色彩,喜歡指點評說色彩,喜歡追求色彩的美化。孩子將因此而獲得更多收益,孩子的心靈將因此而敏感起來,多彩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