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徽省考面試熱點:高考招生「花樣多」防騙防詐需謹慎

安徽公務員面試工作已經在陸續進行中,鄉鎮崗位的公務員已經面試結束了,公務員第二批面試已經在陸續進行中,安徽華圖為你現提供2018安徽安徽公務員面試熱點相關資料:2018安徽省考面試熱點:高考招生“花樣多”防騙防詐需謹慎!幫助備考公務員面試路上的你一臂之力!更多公務員面試相關資訊,關注安徽公務員考試網:http://ah.huatu.com/

2018安徽省考面試熱點:高考招生“花樣多”防騙防詐需謹慎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隨著各地高考分數陸續公佈,考生及家長進入令人焦慮的報考志願期,而此時也是涉高考招生類詐騙的高發期。據瞭解, 2013年至2017年,僅北京市就審結涉高招詐騙案件34起,審理被告人63名,涉及97起犯罪事實(97人被騙), 總案值共計4224.5萬元。高招詐騙的核心是虛構自己有替他人辦理入學的能力。同時,虛構身份、虛構姓名、以輔導學校名義、通過中間人請託等具體詐騙手法往往交叉出現。(摘自光明日報)

2018安徽省考面試熱點:高考招生“花樣多”防騙防詐需謹慎

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在想上大學、想上好大學的渴盼心情之下,一些考生、家長在面對騙子自吹自擂而又語焉不詳的欺騙時,往往容易失去辨別能力。

詐騙謊言一:辦不成退錢、餘款辦成後付

葛某假稱自己是軍分區後勤部部長、大校軍銜,張某外甥高考成績不理想,葛某承諾以42萬元價格幫其入讀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並收受20萬定金,約定餘款拿到通知書後交納、辦理不成退款。

提示:幾乎所有案件中罪犯均書面承諾辦不成退款,但在被害人要求退款時會以風聲緊、已辦成手續等方式拖延、不接電話,甚至二次行騙拒絕還款,因此不能因承諾退款、事成交尾款而輕信。

詐騙謊言二:辦了好多年、辦成好幾個

李某偶然認識潘某,潘某稱一直在做教育生意,有門路辦理花錢上軍校,多年來已經辦成多起。後按照潘某指示,李某對他人稱濟南軍區預備役招生並在湖南國防科技大學進行培訓,其可以辦理預備役委託生,享受國防生待遇,並收取被害人35萬元。

後被害人填寫相應書面協議及徵兵表格,面試合格後參與集訓;入學後被害人發覺學校不正規,經詢問得知不存在預備役招生,國防科技大學亦不招收委託生。以此手法潘某另行作案兩起,騙取88萬,後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提示:罪犯常在事前即聲稱自己有能力、辦成過。一方面經中間人轉託後被害人無法核實罪犯言辭真實性,中間人為牟利往往誇大說辭;另一方面所謂已辦成、能量大可能指代其他犯罪事實,犯罪團伙成員間亦會相互掩飾並做虛假證明。

詐騙謊言三:輔導學校有關係

因兒子是美術特長生,張某想託人在校考中找找關係,遂聯繫到在北京辦培訓班的楊某。楊某稱自己有關係,可以辦中國傳媒大學比賽前三名,以此收取15萬元定金並簽訂培訓費協議。

後考生沒有通過初賽,楊某解釋風聲緊,可以繼續運作北京工業大學;考試後不行,楊某稱可以繼續操作中央民族大學,保證在校考中取得前50名,但要繼續交15萬元。張某交錢後其子在考試中未取得名次,楊某拒絕退款,後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提示:市面上部分輔導學校收取遠超市價的高額輔導費用,並明示或暗示家長為跑關係費用,用領導自有名額等名目收受錢款,大部分情況下為輔導學校的經營行為,亦有可能是騙局。

詐騙謊言四:費用直交到學校

謝某因兒子高考成績不理想,通過關係找到劉某為其辦理北京大學入學事宜。劉某表示通過第三方途徑交納48.5萬元給北大,就可以去北大匯豐商學院,享統一招生的待遇。

交錢後直到學校開始軍訓,謝某沒有收到通知書,劉某答覆說有變故,不用參加軍訓直接入學。9月中旬,劉某在北大附近賓館將北京大學人力資源管理高級研修班的錄取通知書交給謝某,並稱實際入讀的是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通知書是學校怕影響不好做的幌子。謝某在劉某陪同下到北大國際交流中心向工作人員交納學費等5.2萬元,後發現就讀的是短期培訓班遂退學。劉某拒絕退錢,後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提示:學歷教育學生須通過高考招錄,高校無法僅收錢辦理入學。目前確有高校聯合社會力量合作辦理港澳臺僑胞班、短期培訓班、繼續教育等非學歷教育,家長可直接向學校核實具體性質,不要因在學校內或周邊而盲目輕信。

詐騙謊言五:順利入讀、畢業

王父通過關係找到自稱是中國政法大學老師的劉某,協商以30萬元價格辦理統招生入讀。拿到錄取通知書後,劉某告知王某先以插班生的身份入學,給其一張課表讓其上課,並以校內宿舍緊張為由安排校外宿舍。劉某為王某辦理了學生證,被學校保安以有問題為由沒收;期末時王某無法參加考試,劉某告知其成績可以人為操作;王某發現在學校內網上沒有其信息,劉某說學校查得嚴,畢業的時候會辦好。王某畢業時劉某給其畢業證、學位證、三方協議、報到證,但其參加工作後單位無法在教育部網上查找到畢業證書編號。王某知道被騙後報警。劉某等人通過類似手段共實施詐騙9起,犯罪金額220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綜上所述:高考落榜固然不是好事,但並不是考生個人成長過程中不能解決的難題。只要認真復讀備考,還是有考上理想學校的希望。即便今後不再走高考這一條道路,個人的價值也絕非從此無法實現。很多人都未必有出彩的文憑,卻依然有著發光的人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用實事求是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分數,拒絕任何突破規則和規矩的非分之想,這應該是考生和家長面對詐騙時最好的防騙利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