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出口封「零」?清潔能源加速上位

伊朗石油出口封“零”?清潔能源加速上位

美國突然給伊朗石油貼了紅牌,國際石油價格立即又變得撲朔迷離。據外媒報道,美國WTI原油價格已經上漲了1%以上。

如果說,真的失去了伊朗這個重要的石油來源,無論對於能源領域還是金融領域都是一場避不開的風暴。甚至已經有機構預測,按照這樣的形勢繼續下去,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甚至120美元不是不可能。

不過隨即,沙特等國同意增產出口的消息讓油價飆升的猜測聲音漸熄。儘管如此,業界依舊無法鎖定油價的漲跌趨勢,並且預計會出現不規律的震盪。由此可見,像石油這種分佈極端不平衡,卻在工業社會時代佔據重要地位的能源有著顯而易見的缺陷。

從能源安全方面考慮,或者從汙染程度方面考慮,構建以清潔能源為核心的新時代能源消費體系都是重要且必要的。是以,我國在能源供給側改革的全球化趨勢中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先鋒軍。

那麼,我們就來聊聊,化石能源替代品,都是什麼模樣。

生物柴油

想必,很多人對於上海加油站供應生物柴油這個消息都並不陌生。生物柴油就是一種具有典型環保特徵的“綠色能源”,燃燒後產生的碳氫化合物、顆粒物、多環芳烴等汙染物都會大幅度減少。

更值得一說的是,生物柴油製造來源可以是產能過剩的玉米,也可以是餐廚垃圾中的廢棄油脂,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生態效益都能夠同時得到滿足。

而說到生物柴油,就不得不提一下生物航空煤油了。目前,我國已經成為第四個掌握生物航油技術的國家。2013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號生物航煤首次試飛成功,這種以“地溝油”、農林廢棄物、油藻等變廢為寶的燃料適用性得到進一步證明。

顯然,在無數汽車“喝”過生物柴油,生物航煤也成功上天后,其並不遜色於化石燃料,同時在燃燒效率、清潔程度、環保性能上更勝一籌的優勢已經毋庸置疑。

天然氣

用作燃料的天然氣,在硫和粉塵含量幾乎為零的前提下,燃燒清潔度顯然比化石燃料高得多。家用天然氣的普及速度很快,以小區為單位接入天然氣的常態化逐步開始淘汰印象中的煤氣瓶、煤氣罐。

與此同時,天然氣供暖在“煤改氣”工程的推進下全面發揮了經濟便利和節能減排的功效。利用天然氣發電,製造氮肥,驅動汽車等也併入了其發展日程。

另外,被劃分為非常規天然氣以及天然氣水合物的頁岩氣和可燃冰兩大清潔能源發展勢頭迅猛。最具代表性的涪陵頁岩氣田年產能已突破100億立方米,惠及長江經濟帶2億多居民;自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商業化進程就此開啟了加速度。

總的來說,天然氣在替代化石能源的藍圖中佔據了重要的一角。

清潔電力的多重選擇

曾經,火力發電可謂“一手遮天”,而如今化石能源作為發電主力的地位一直在被削弱。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地熱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多樣化選擇,為清潔能源電力系統點亮了四通八達的延伸路徑。

時至今日,火力發電雖然在中國電力系統中的佔比仍不小,但是清潔電力顯然更符合綠色生態經濟的新主題和新要求。隨著“華龍一號”名聲大振;分佈式光伏強勢進擊;海上風電厚積崛起;生物質能發電遍地開花……綠色電力終將進入萬家端口。

在發電領域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在汽車燃料供給上,化石能源也面臨著出局的結果。燃油車禁售令在前,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搶佔市場份額在後,生物柴油作為過渡解決方案策中,化石燃料的需求量將有望逐步進入一個低谷。

綜上,我們已經有理由相信,化石能源淡出歷史舞臺只是時間的問題。而面對美國此次對伊朗石油的“封殺”,新能源產業是否能借勢而上,加快產能置換的腳步呢?中國環保在線將為您持續關注最新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