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狠」或致內外盤分化 豆粕有望蓄勢上攻

中美貿易摩擦自6月中旬急速升溫,雙方不但劃定了7月6日加徵關稅的“開戰”日期,更是針對對方可能的反制措施亮出了更強的“肌肉”。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相互“鬥狠”,金融市場哀鴻一片。中美兩國股市應聲回落,離岸人民幣刷新近1年以來新低,而傷得最重的當屬被列入中方加徵關稅清單中的美國大豆。以CBOT市場11月大豆為例,6月月度跌幅高達15.03%,下跌程度為近6年之最,遠遠超過美豆增產週期下的市場自然調整。與美豆跌跌不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豆粕市場掙脫美豆的弱勢束縛,保持振盪攀升的獨立行情。

美豆麵積首超玉米產量前景保持樂觀

美國農業部在6月底大豆播種結束後發佈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報告,預計2018年美豆種植面積為8955.7萬英畝,較3月種植意向報告中給出的數據高出57.5萬英畝。美國農業部在去年6月底評估的2017年美豆播種面積為8951.3萬英畝,後來又在收穫季節上調美豆麵積,並最終確認2017年美豆實際種植面積為9014.2萬英畝。因此,不排除後期美國農業部繼續調高美豆播種面積的可能。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年美國玉米播種面積為8912.8萬英畝,大豆種植面積自1983年以來首次超過玉米。至此,市場對春季播種期間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削減美豆麵積的擔憂完全解除。

美豆良好的生長情況提振產量前景,為本已偏弱的美豆市場再添供應壓力。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大豆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7月1日當週,美豆開花率為27%,去年同期為17%,五年均值為13%;美豆優良率為71%,該項數據自6月初公佈以來一直保持在70%以上。從近10年美豆優良率的歷史數據可以看出,在2014年和2016年兩個作物生長週期內,美豆優良率均一直保持在70%以上,美豆在這兩個年度均刷新了單產和總產紀錄。當前美豆多項生長指標堪稱完美,不斷提振未來產量前景。天氣預報顯示美豆作物區雨水充足,有利於大豆生長,天氣炒作的“按鈕”遲遲無法啟動,7、8月大豆生長關鍵期減產炒作的概率隨之下降。

中國大豆供應現缺口 豆粕市場表現偏強

巴西、美國和阿根廷是保障中國大豆供應的三駕馬車,2017年來自上述三國的大豆在中國9553萬噸的進口總量中佔比分別為53%、34%和6.9%。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促使中國企業紛紛調整大豆進口結構,美豆的進口數量不斷被壓縮,而進口巴西大豆大幅增長。由於阿根廷大豆在剛剛結束的生產週期內遭遇嚴重減產,自身供應已捉襟見肘,基本無暇顧及出口市場。巴西大豆因此被中國企業寄予厚望,從4月開始對華出口量快速提升。巴西本年度可供出口的大豆數量約7500萬噸,即使全部用於對華出口也無法滿足中國市場需求。每年二、三季度通常是巴西大豆對華出口的高峰期,四季度和來年一季度的中國大豆供應主要依賴美國。巴西6月運往中國的大豆數量預計為800萬—820萬噸,遠高於去年同期的572萬噸。目前中國進口商四季度大豆採購訂單完成量不足兩成,巴西大豆無力繼續支撐中國市場四季度以後的供應,即使採取零關稅等措施深挖其他國家大豆出口潛力,保守估計中國市場的年度供應缺口也將在2000萬噸之上。如此大的供應缺口,目前看還是要依靠美國大豆來彌補。

近期中美政府層面關於貿易問題的磋商鮮有報道,豆類市場進入加稅倒計時,在內強外弱的分化格局中等待靴子落地。一旦美豆進口關稅在現行3%的基礎上加徵25%,四季度進口到中國的美豆完稅成本將達到3800元/噸,比現在進口的巴西大豆至少高出500元/噸。國內豆粕市場雖然需求表現平平,但成本的推高效應自然成為豆粕期貨抗跌甚至反彈的主要動力,同時也是豆粕1901合約相對其他合約大幅升水的原因。中國市場對大豆的需求將美豆價格區間抬高到1000美分/蒲式耳,若中美相互加徵關稅措施如期實施,必將對今後的全球大豆市場造成深遠影響。國內豆粕自主定價權將進一步增強,美豆為了同南美大豆爭奪中國市場份額,很可能以繼續下跌的方式削減提稅成本,巴西大豆升貼水高企以及新季南美擴種大豆都將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