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場門口掛一副對聯,上聯:進去一個又一個,下聯可以說是絕對

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它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不僅可以消遣作樂,還能看出一個人的學識水平。古代文人墨客也喜愛對對子,像蘇東坡,唐伯虎,紀曉嵐都是對對子的高手,民間也有不少擅長對對子的百姓。

火葬場門口掛一副對聯,上聯:進去一個又一個,下聯可以說是絕對

例如在明朝年間,有一個愛舞文弄墨的窮酸秀才,沒事就愛作些打油詩以顯擺自己讀過幾年書。有一次,他看見一個農民挑著兩籃花在街上賣,於是他走上前,對著農民晃頭晃腦地說:“小籃是籃,大籃也是籃,小籃放大籃,兩籃同一籃。”

農民聽罷,隨口諷刺道:“秀才是材,棺材也是材,秀才放棺材,兩材共一材。

秀才自討沒趣,只能灰溜溜地走開了。

火葬場門口掛一副對聯,上聯:進去一個又一個,下聯可以說是絕對

而這些聽起來比較押韻,又淺顯易懂的對子我們常常能在普通百姓家看到,就連火葬場也掛有這樣實在的對聯。

提起火葬場,很多人都會比較忌諱,畢竟是焚化屍體和存放骨灰的地方,在這裡,不管是身家顯赫的達官貴人還是食不果腹的貧窮百姓,大家都是平等的,可以說是:萬物公平。

火葬場門口掛一副對聯,上聯:進去一個又一個,下聯可以說是絕對

除了這個以外,火葬場還有這樣的對聯:

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

下聯:先到後到,先後都到

而一些有才的網友還給它加了個橫批:“不來不行”“你咋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