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美城堡新天鵝堡背後的男人:路德維希二世

看本文標題你一定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應該也能猜到這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確實他曾是巴伐利亞的國王,直到現在還被很多德國百姓所敬仰和懷念,但原因卻不是他的政績,而是接下來我要說的關於他的故事。

說到去德國旅遊,並沒有像法國或者意大利這些國家能說出一大串標誌性的景點,能排上最被中國遊客所知的應該就是新天鵝堡了,而這位路德維希二世正是新天鵝堡的建造者和主人。

德國最美城堡新天鵝堡背後的男人:路德維希二世

由於德國一直處於眾小邦國各自為政的狀態,現在統一的德意志也只有150多年的歷史。這樣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德國沒有像法國凡爾賽宮或者奧地利美泉宮如此規模宏大的宮殿了,因為小邦國的財力不夠。但是邦國之間也是互有鄙視鏈的,像巴伐利亞這樣的南方地區是看不起北方粗鄙的普魯士人的,品位的差異也最終體現在了存留下來的建築中。

話說路德維希二世自然也是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他從自己的爺爺路德維希一世手中接過了王位,18歲開始執掌國政。但說起改變他一生最重要的事卻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一切發生在他13歲時。

13歲的路德維希二世接觸了劇作家瓦格納的歌劇故事《羅恩格林》,這個故事是德國很著名的傳說:一位蒙面騎士乘坐天鵝拉著的小船來保護女主角愛爾莎,條件是愛爾莎永遠不能追問騎士的來歷。歷經了千辛萬苦,兩個人日久生情。有一天愛爾莎終於忍不住追問騎士的來歷。騎士暴露了身份,最後不得不離開,留下愛爾莎獨自後悔悲傷……

德國最美城堡新天鵝堡背後的男人:路德維希二世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悽美的故事卻深深烙印進了路德維希小王子的心裡,這帶給他三個轉變:一是天鵝成為了他的最愛;二是他開始痛恨別人的直視,他希望自己也如同歌劇中的蒙面騎士一樣;三是瓦格納成為了他的偶像。他甚至寫出了這樣的句子獻給瓦格納:“我不愛女人,不愛父母,不愛兄弟,不愛親戚,沒有任何人讓我牽掛,但是您……您將我帶入雲端,遠離塵俗的一切……”。

而且他還真是說到做到,絕對高富帥的二世極得女人甚至男人青睞,但他卻對誰都沒動心。他曾與茜茜公主的妹妹訂了婚,但卻在婚禮前兩天突然被他取消,從此再也沒有女人走進這位國王的世界。在他登基後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是把瓦格納請進了皇宮併為他建造歌劇院,以及建造他夢幻的“天鵝宮殿”。

德國最美城堡新天鵝堡背後的男人:路德維希二世

可見作為國王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國事上,甚至到了遇到麻煩事就寫退位書的地步。要不是他的偶像瓦格納勸慰,他早就溜之大吉了。但此時正是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眼看就要統一德國的時候,俾斯麥請求普魯士的威廉一世改當德意志皇帝,但這個威廉一世也是怪了,不肯放棄老祖宗留下的“普魯士國王”的頭銜而去當另一個皇帝。俾斯麥心想如果能拿下巴伐利亞加入德意志,那威廉一世應該就沒理由拒絕了。

我覺得這段故事反映出的二世簡直就是個昏君,完全為了自己的愛好不顧大局,真是糊塗至極。當然他自己事後也是十分悔恨,德皇的登基儀式他也以缺席抗議,可惜木已成舟。

德國最美城堡新天鵝堡背後的男人:路德維希二世

遭受了這次打擊之後,二世的逃避慾望就越發強烈,從此他不理國事,傾全部國力和家族財力興建他的三座夢幻古堡:新天鵝堡、林德霍夫宮和赫爾倫基姆澤宮。其中最讓人嚮往的還是新天鵝堡。

遺憾的是我還沒機會去,只是在照片上看過。但還是能注意到這個城堡非常獨具一格的地方,就是周邊美若仙境的環境,沒有如其它古堡周邊浸染的現代城市氣息。二世本人的要求也是不要讓工廠和鐵路打擾這完美無瑕、與世隔絕的浪漫環境……這將是塊未曾遭受現代文明和技術、貪婪和忙碌的土地,是遠離塵囂、遠離城市汙染的所在。

新天鵝堡的第二個特點是它獨特的造型風格。“藝術瘋子”路德維希二世不希望他的城堡由保守刻板的德國工程師建造,他任命了給瓦格納做舞臺佈景的設計師克里斯蒂安·揚克來主持設計城堡。他認定正因為揚克不是建築專業出身,便更能跳出框框,設計出一個嶄新的城堡,最終的結果當然如二世所願。

德國最美城堡新天鵝堡背後的男人:路德維希二世

而新天鵝堡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建造目的不是出於現實用途,而是出於二世全心全意的愛。從新天鵝堡籌劃建造到二世去世的二十幾年中,所有細節他都是親自審閱,直到他去世,計劃的360間房只有14間按設計完工。而這位蒙面騎士建造的城堡不是用來給外人觀賞的,他要的是自己的世外桃源。現在遊人去參觀時只能在側面觀賞,最美的正面位置可以從一座小山上看到,但那座小山卻是上不去的。

但我們的二世一定沒想到的是他瘋狂地建造三座宮殿的行為也是在為自己挖墳墓。他把皇室家族的財產都揮霍殆盡,大家從不解、不滿到怨恨,最終反動派為二世做了一次草率的鑑定,宣佈他患了精神病,不宜再管理國家,然後把他送進了一間精神病院。

再來看他心心念唸的三個世外桃源,只有林德霍夫宮是在他生前就完工並居住過的。他沒能親眼看到自己的宏偉藍圖全部實現。

德國最美城堡新天鵝堡背後的男人:路德維希二世

而路德維希二世的故事之所以很打動我,是因為我隱隱能理解他的苦衷,那種不為外界理解又無法遏制自己想追求所熱愛東西的慾望。對這樣一個人來說,加之於他的帝王身份便成了一種束縛,這是與他的遁世天性天然相反的東西,最後剿殺了他。但另一方面,如果他沒有這樣的地位,又怎麼能把幻想變成現實呢?

而更為弔詭的是他作為一個“賣國賊”、一個“瘋子國王”還能受到後人們的愛戴和紀念,這些德國人的邏輯是否無法理解呢?我想就如同我很喜歡路德維希二世的故事一樣,君王的政績終究經不起在時間長河中的沖刷,而藝術的創造卻是歷久彌新,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堅持一生所創造出的才是不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