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師破土安墳祕法

地師破土安墳秘法

初天麟/整理

破土安墳,本來不是道人的事,但有時由於時間、地域等關係,此工作一般由正一道士兼任。其作用是保家宅安寧,不驚動土地神祗,死者不起水報犯,不回煞過於兇猛。

破土安墳,需要雄雞一隻。

在做之前,於穴位的五方,即東、南、西、北、中各用鋤頭挖一小坑。

左手將雄雞頭夾入雞的兩翅之間,右手持刀,對穴位念(大聲)“今日良辰,破土安墳,天圓地方,律令九章,山神土地,請您遷讓,今日破土,萬事吉昌。乾坤萬年,地賜有緣,死者得所,生者安然,山明水秀,虎踞龍盤,崇山峻嶺,吉地安眠,魂靈起駕,即赴幽宅,魂幡前引,永別陽間。”

然後以右手刀將雞頸項割開。

從東方小坑起,將雞血滴入坑中。依四方,最後點中央的順序,分別念“一鎮東方青龍甲乙木,二鎮南方朱雀丙丁火,三鎮西方白虎庚申金,四鎮北方玄武壬癸水,五鎮中央五黃土煞戊己土。”

念畢,放火炮,在地穴內燒錢紙,等穴內稍有溫度則可。

以羅盤放入穴內,打好中線。

入棺時一定要正,以不至於欺左欺右,以防克幾房之人。 如果您看過《入地眼》一書的話,就會知道里面有這麼一首詩:

莫道高山方知龍,卻來平地失真蹤。

平地龍從高頂發,高起星峰低落脈。

高山即認好星峰,平地兩旁尋水勢。

兩旁水界是真龍,水纏既是山纏理。

霜降水溪龍不現,春夏水高龍背見。

此是平洋看龍法,過處如絲或如線。

必須形跡明顯落,渺茫無憑終不信。

高水一過即為山,低水一寸水迴環。

只為時師眼力淺,便雲此處好峰巒。

誰知高山落平裡,退卸越多越有力。

祖宗父母數程遙,灰線但蛇尋脈脊。

隱隱隆隆須仔細,蛛絲馬跡要分明。

如發如珠是真峽,一斷一續莫離蹤。

平洋一突更為奇,活動尤須求束氣。

突然入穴口鉗開,兩水夾護是真蹤。

這不是一首普通單純的詩,理解了這首詩,就等於給您了一把打開平洋龍的鑰匙。

很多人都知道山龍,確不知道平洋龍,更不瞭解平洋龍的力量,實際上平洋龍結穴比山龍結穴發福更快更悠久。古云:“萬仞不如一堆,高山不如平地。”因山脈相比較明顯,但看平洋之龍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沒有經過名師指點的人更沒有讀過如何判斷平洋龍方面的書的話,是不會掌握平洋龍的。

平洋龍不象山脈的山那麼明顯好看,它很坦夷並無大頓小起之勢,又無秀麗聳拔之峰。龍在行動時只不過隱隱約約,彷彿高低,依稀厚薄而已。因此,地理師必須一定要用心去看去想平洋龍,初學的朋友可能會一到平陽地會出現捧著;羅經發呆的情況,不知道如何下手。實際上尋找平洋龍必須抓住竅門,不然就好像水中撈月一樣困難。下面我們就平洋龍扦穴的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平洋並非真的坦夷,也有起伏,只不過不要用山龍的方法來判斷平洋,判斷平洋龍的起伏,我們要調換一種觀點,凡是平洋龍高一寸即為山起,低一寸為伏,運用這種心理尺度來衡量渺茫的平洋自然就會不同了。

平洋龍也有山與水,俗稱:平洋高三寸為山,低一寸即為水。雖然有點誇大其詞,仍可以作為判斷平洋龍與水的界限的重要依據。初學一定要靈活運用,平洋龍與水的差異就不難辨別了。

一.平洋龍也有來有去

平洋龍起伏不大,行走過峽不過隱隱隆隆,或高或低,如失蹤行跡,一般很難辨認平洋龍的來與去,實際上再難的事情終有解決的辦法,判斷平洋龍來去,必須看水流的方向,也就是依水定龍

如果水流向東,則龍也東行,水流向西,龍也是往西行了。

二.平洋龍的行與止

平洋龍如毯度鋪張,原則上不容易判斷,仍然要依水的方向判斷平洋龍的行與止。一般水流沒有阻礙,說明龍仍然在行走,水逢湖河池塘而止之地,說明平洋龍也就停下來了。

一.洋龍的背與面

平洋龍通常在水鄉之地,離祖已遠,一般與近山平陽不同,平陽之地背後數里有秀麗聳拔的山峰作為來龍之祖,而水鄉之地,連綿數十里百里甚至近千里之遙一望平夷,並沒有高低起伏,如席平鋪一般,一片連一片,一段接一段,逐波隨浪而來,很難判斷平洋龍的背與面,一般依水來之處為背,水合之處為面。

(平洋與平陽不同,一定不要混淆。)

二.論平洋龍的有情無情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平洋龍的來去,行止,背面。下面我們近一步瞭解平洋龍的情意如何,換句話說也就是辯證平洋龍的真與假。辯證平洋龍真假的方法,首先分析平洋龍之水趨向所在,同時瞭解護衛龍砂的彎環抱勢,這種龍為真,反之為假。

五.平洋龍的過峽

平洋龍的過峽之處與山龍不同,凡是平洋龍過峽兩旁左右之水對鎖形如八字,並無拽扯反逆之勢。

平洋龍的過峽愈多,龍身愈貴,凡是平洋龍過峽一般帶有隨身護衛,所謂護衛是指兩旁砂水護送,平洋龍過峽渡水如獲至寶(指過河渡江)水中必有微高之脊,水底之土必硬或有暗礁。

六.平洋龍到頭結穴

俗雲:“平洋莫論龍,水繞是真蹤。”凡是平洋龍可以分析水的來去,水至右來,龍也從右邊來。若是真龍到頭結穴,左右必然有兩股水界送氣脈入穴。穴前必有低小明堂,左右隨龍水送到局前交合。前有朝案之砂,橫攔之水彎環穴場,四周護送之砂,回頭顧穴,面面有情,明堂平正,水口交牙,前兜收後拱送,左砂向右,右砂向左,穴居正中,如官員坐衙一樣,四面環抱,此為天然結局.

平洋之地,形如仰掌,實為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平洋龍到頭結穴多數作微微隆起之勢。俗雲:平洋一突最為奇。此實為陽來陰受之法,可以在隱隱隆隆處扦穴。但扦平洋之穴必須要得水,平洋之穴得水和山龍之穴收水稍有不同,因平洋本是水鄉沼澤之地,收取水本不困難,但地理師必須要認真分析穴前水勢和遠近之水是否有情。平洋之地得水一般要注意一下幾種情況:

1遠水,明堂要低,否則散氣。

2近大水,穴宜後退,否則犯蕩胸。

3近靠小水,穴宜點出,否則水不見。

4逆水朝,要有近案,否則水直衝。

5順水,要有交牙,否則雄雌不交。

6逆水當朝,必須彎環而來,不然如射箭一般不吉。

7橫水過堂,要求形如環抱如絲帶,如果橫水過堂如直線琴絃不佳,稱謂不得水。

8大水奔逐向前,不匯聚不佳。

9小水如繩,不繞也稱為不得水。

以上是對平洋龍的解釋,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但學地理必須要多實踐,不可拘泥。後面還要說說穴,砂,水以及怎樣立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