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挖到19件國寶捐獻,專家鑑定30年,死後爲其開追思會獲贈巨款

1985年,河南商水縣一位叫何剛的農民在自家院裡,挖出19件元代銀器,隨後捐贈給故宮博物院,填補了該院藏品的空白。經鑑定,該批銀器被定為二級甲文物1件、二級乙文物11件、三級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1986年2月,何剛又將存放銀器的缸也一併捐贈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遺存銀器較少,何剛所捐珍貴文物填補了此類藏品空白,在以後的展覽中被多次使用。

农民挖到19件国宝捐献,专家鉴定30年,死后为其开追思会获赠巨款

由此,何剛的名字被鐫刻在故宮博物院專門為捐獻者設立的“景仁榜”上。在故宮博物院網站上,有一段對何剛的簡介:何剛先生,河南省商水縣固牆鎮固牆村村民。1985年在自家挖出元代銀器數件,遂主動捐獻給故宮博物院。這種自覺保護出土文物的行動值得我們大力弘揚。

农民挖到19件国宝捐献,专家鉴定30年,死后为其开追思会获赠巨款

32年後,54歲的何剛在一起工程事故中不幸遇難。獲知這位農民不幸離世,故宮博物院為他舉行追思會。這在故宮博物院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向為中國文博事業做出貢獻的捐獻者表達深切的悼念。

农民挖到19件国宝捐献,专家鉴定30年,死后为其开追思会获赠巨款

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何剛把在自家院裡挖出的文物分兩次捐贈給了故宮博物院,填補了該院元代銀器藏品的空白。三十多年來,他一直活在“坎”裡,兩任妻子先後去世,父親重病,兒子離婚……連自己最後也倒在了工地上,勞苦的一生被終止在54歲。鑑於他生前家庭屢遭變故,生活遇到極大困難,故宮博物院先後兩次給予其資助。此次罹此大難,故宮博物院又再次向何剛的家屬提供了10萬元的困難補助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