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寧浩一頓火鍋敲定電影,導演分享《我不是藥神》幕後故事

6月25日,《我不是藥神》在深圳舉行超前觀影,近300座的影廳擠滿了慕名而來的觀眾,放映結束後導演文牧野和影片中飾演“黃毛”的演員章宇來到現場和觀眾交流,影廳裡響起了“高冷”的深圳觀眾久違的掌聲,證明了觀眾對影片的肯定。

和甯浩一頓火鍋敲定電影,導演分享《我不是藥神》幕後故事

電影分AB面

《我不是藥神》在整個創作期間保密工作一直很到位,很多觀眾都以為電影會像監製甯浩、徐崢以往的作品一樣是部輕鬆的喜劇片,沒想到會收穫這麼多感動。談到電影類型的問題,文牧野說,“甯浩和徐崢擅長的是喜劇電影,但《我不是藥神》是我自己的風格,我的風格是有一定的幽默性,但實際上探討相對嚴肅又相對溫暖的主題。”

和甯浩一頓火鍋敲定電影,導演分享《我不是藥神》幕後故事

確實如導演所說,電影有不少幽默戲份,比如徐崢和黃毛的對手戲,在印度碼頭和船長交涉等戲份都引來觀眾捧腹大笑,但也有很嚴肅的部分,比如擋鏡頭對準白血病患者時,讓人頗為沉重。在現場也有觀眾提問,影片中印度取景的戲份,有大佛、有煙霧,這種意向的表達要傳遞的內容,文牧野介紹說,電影其實分成了AB面,前半段輕鬆,後半程則彌散著死亡的氣息,那麼大佛那場戲是一個分水嶺,他說“當時我們去印度錄製的時候,是真的看到他們這樣幹,噴出來的煙霧其實是殺蟲劑,在煙霧中移動的大佛讓我感到了死亡的氣息,於是就把這部分保留了。”這種AB面的設計增強了電影前後的反差,讓觀眾對白血病患者有了深刻的認知,道出了白血病群體的生存現狀。癌症能奪走一個人的生命、摧毀一個家庭,以此為題材創作電影本身就有了沉甸甸的重量。《我不是藥神》沒有浪費這個題材,而是給予充分的尊重,甚至儘可能的減少藝術加工。於是,在肩扛攝影微微晃動的畫面下,呈現出了略帶冷酷的質感,以及貧與富、生與死的強烈反差。

和甯浩一頓火鍋敲定電影,導演分享《我不是藥神》幕後故事

和甯浩一頓火鍋,落實了電影

文牧野是“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簽約導演,作為一個新導演,《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的長片處女作,那麼怎樣得到甯浩的肯定讓人好奇。

文牧野介紹說,甯浩很欣賞他的作品,找到他時說看過他之前的兩部短片,問他願不願意加入這個計劃,文牧野欣然應允,於是很簡單的就敲定了合作。“於是我和甯浩就去吃了一頓火鍋,吃完就把《我不是藥神》這個計劃敲定了,當時只是對故事有大概的構思,還沒有落實到劇本。”

和甯浩一頓火鍋敲定電影,導演分享《我不是藥神》幕後故事

拍攝過程中沒有一人離組

《我不是藥神》集結了徐崢、王傳君、週一圍、譚卓、王硯輝等實力派演員,在影片中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文牧野說所有演員都由自己拍板,飾演彭浩的章宇和飾演劉牧師的楊新鳴是甯浩推薦的,“他只是推薦讓我試戲,當時楊新鳴老師正在福建拍戲,我飛過去和他見面,聊了20分鐘就知道他很合適,甯浩導演看人非常準,他推薦的演員都很合適。”談到拍攝過程,章宇說在開拍之前就開始揣摩角色,電影中有不少奔跑和打鬥的戲份,拍起來很不容易。

和甯浩一頓火鍋敲定電影,導演分享《我不是藥神》幕後故事

和很多演員根據自己戲份集中拍素材,沒有通告就離組休息不同,《我不是藥神》劇組所有演員一直都呆在組裡,不開機的時候就聚在一起琢磨表演,“導演總想要更多,他把演員都榨乾了,但是我們也都拍的很開心,我們喜歡這種拍戲的氛圍”章宇說。文牧野認為片場要有氛圍,大家擰成一股繩,才能把戲演好。

因此,影片中每一個演員,包括只有一兩場客串的演員,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主演徐崢獻上了從影以來最棒的一次表演,能感覺到他完全投入到角色中,眼神和精神狀態都是程勇該有的樣子,哭戲和情緒爆發的戲份也很有感染力;另一個是王傳君,帶來了顛覆式的表演,以至於花了很長時間才認出來是他,生病過程中每一點細微的變化都表現到位。

和甯浩一頓火鍋敲定電影,導演分享《我不是藥神》幕後故事

​通過《我不是藥神》能看到甯浩、徐崢兩位監製,以及導演文牧野對電影藝術的追求,以及電影人的使命感,他們都是值得尊敬、有擔當的電影人。另一方面,從《我不是藥神》中看到我們不曾瞭解的一個群體,看到了我們社會進程的進步。這部電影的的社會意義,值得所有觀眾為有這樣的國產電影而感到自豪。《我不是藥神》將在6月30日開始點映,於7月6日全國上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