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訴創業者,公司初創期,工資怎麼發


隨著創業潮的到來,新開辦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在創業初期,應採取什麼樣的工資策略,既能吸引到優秀人才,讓員工願意跟你幹,又不至於讓人力成本超出承受能力?是每個創業小老闆都要費神考慮的。

公司初創期,一般規模較小,經營業績不穩定,盈利能力低,工資支付能力有限。此時的人才需求主要是在技術、營銷等方面的“能人”,依靠少數能人(包括創業者本人)在行業立足發展;而對普通員工則是需要綜合性的人才,什麼都會幹,哪裡需要去哪裡,不必分工太細。

一篇文章告訴創業者,公司初創期,工資怎麼發

1、對“能人”採取傾斜政策

根據80/20原則,少數專家級“能人”對初創公司至關重要,有時公司甚至要依賴他們才能生存發展。因此對於公司急需的技術、管理和市場營銷專家級人才,要給他們高水平的工資,以高薪來吸引和留住他們。同時結合中長期激勵,住房、配車、安置家屬等福利措施,激勵“能人”快速帶動公司成長髮展。

2、營銷人員 “低底薪、高獎金(提成)”

若市場開發難度不是很大,出業績較快,對一般營銷人員則可採取“低底薪、高獎金(提成)”的結構,以業績為導向,較少福利甚至沒有福利,控制固定工資支出,提高浮動工資比重,激勵營銷人員多出業績。對於新員工或者新市場的開發,可給予一定的保護期(比如半年),在保護期內給其平均水平的工資,過了保護期則一律實行“低底薪、高獎金(提成)”。

此外,對於某些出銷售業績很慢的產品(比如大型機械設備)或者技術型銷售,銷售人員業務素質要求高、培養週期長,為了吸引與保留優秀的營銷人才,則考慮給予較高的固定工資、適中的獎金或提成。當市場逐漸成熟,業績穩定後,可以逐步降低固定工資,提高銷售獎金或提成比例。

一篇文章告訴創業者,公司初創期,工資怎麼發

3、技術人員

一般技術人員,可採取“平均底薪、高獎金(提成)”結構——固定工資取市場平均水平或略低,提高獎金(提成)的比例,將工作業績(比如新產品研發完成率、新產品市場佔有率、新產品銷售收入、產品問題整改閉環率等)與浮動工資掛鉤,激勵技術研發人員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導向,多出業績。相反,對於技術專家人才,則需要給予高固定工資,配合激勵性工資來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

4、職能員工

在職能序列中,普通員工工資可以取市場平均水平,或略低於市場水平,但可以通過工作多樣化或輪崗,給予個人充分的發展空間和晉升機會,讓員工隨公司快速發展,繼而結合職位的調整與晉升逐步提高收入。

5、生產人員

一般採取計件制,低底薪甚至無底薪,員工收入與產量直接掛鉤。還需注意,對技術工人可根據其能力水平,發放一定的固定工資,避免產量波動對其收入產生過大影響,保留有技術的熟練工人。

一篇文章告訴創業者,公司初創期,工資怎麼發

6、當前收入與中長期激勵結合

初創企業因利潤有限,對人工成本要適當控制,因而總體上員工當期收入不高。但可以配合設計中長期激勵措施,比如年終獎金、年度分紅、股權/期權激勵,讓員工享受到公司的發展紅利,激勵員工為公司做出長期貢獻。

7、淡化內部分配平等化

公司初創期,生存是首要的,為了能生存並快速發展,應提倡誰對企業作用大就獎勵誰,給誰高工資,淡化內部分配平等化。而且此時期員工分工不會非常清晰,一個人會做多項工作,在支付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公司應考慮多種因素確定員工工資,結果往往會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向部分員工(不同序列、不同層級)傾斜。切記,最公平的管理方式都是不平等的。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