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寫影評力薦《我不是藥神》,但暴露了電影一個缺點

7月3日晚,韓寒發了一條600餘字的微博,盛讚了將於7月5日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微博中韓寒不吝讚美之詞,寫下“這是最近幾年韓進的國產好電影”,並稱這部電影是選材的勝利,更是電影本身的勝利。

韓寒寫影評力薦《我不是藥神》,但暴露了電影一個缺點

每年上映的電影很多,但讓韓寒願意寫長文稱讚的電影不超過幾部。上一次他寫長文誇電影,還是《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最後兩部電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說明韓寒是大眾審美,他能很清晰的片段電影的好壞,並能夠站在普通觀眾的立場上對電影評價。

韓寒寫影評力薦《我不是藥神》,但暴露了電影一個缺點

而對於《我不是藥神》,韓寒的喜歡不僅僅是電影本身,也在於電影的題材。《我不是藥神》是現實主義題材,大膽的聚焦了慢粒白血病患者,以及正版藥和仿製藥之爭,這類敏感的題材,在很多導演和電影投資人看來是不敢觸碰的電影,但監製甯浩、徐崢和導演文牧野大膽的進行開發,並最終呈獻給觀眾,所以韓寒說,“是電影本身的勝利”,《我不是藥神》不但反映現實問題,更有望推動審查機制的進步。

韓寒寫影評力薦《我不是藥神》,但暴露了電影一個缺點

但與此同時,韓寒也毫不客氣的指出了電影的缺陷。他在文章中寫到“在《我不是藥神》裡,為了戲劇衝突需要,唯一的反派角色是哪家研發出新藥的的藥企。”在電影中,李乃文飾演的醫藥公司代表,確實顯得老奸巨猾、冷酷無情,也確實像韓寒說的,為了戲劇衝突,貧富只差,特別安排了西裝革履的醫藥代表和窮的用不起藥的窮人們。

而韓寒的態度,則是站在藥廠那邊,他理解藥廠,為了研發新藥數十年工作,投入資金數十年,風險很大,甚至一無所獲,而研發格列衛的藥廠其實模式是一樣的,也經過了數十年的研發和臨床,藥廠對慢粒白血病的意義不言而喻,如果沒有他們,這個病會讓人更絕望。

韓寒寫影評力薦《我不是藥神》,但暴露了電影一個缺點

所以,韓寒顯然不希望觀眾將矛頭指向藥廠,這是不對的方向,並直接說“他們不是壞人。”希望觀眾不要把怨恨宣洩在那些研發新藥的藥企身上。 事實上,韓寒所擔心,和給出的建議,其實恰恰是電影一個很明顯的缺點,為了戲劇衝突,過於強化了正版藥廠的銷售代表,把他塑造成了可恨的嘴臉,這種人物塑造,和正反派的較量,很容易把觀眾帶到“藥廠是反派”這樣的錯誤觀點上來,而忽略了電影醫療保障的重點。

不過,從目前來看,《我不是藥神》的票房會很好,豆瓣評分高達9.0,足以入選豆瓣評分的前十,點映票房就過億,意味著上映之後票房會更加出色,出品方之一北京文化甚至又拿出六千萬,協助電影的宣發,足見出品方對電影的信心。

韓寒寫影評力薦《我不是藥神》,但暴露了電影一個缺點

​儘管有醫藥代表這個妥協於戲劇性的角色,容易把觀眾帶偏,但總的來說,《我不是藥神》仍然是一部完美、甚至偉大的電影,相信票房會有非常不錯的成績,想看的朋友們,現在可以買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