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無房者天天感嘆買不起房,假如人人都買得起房,會怎麼樣呢?

剛需無房者天天感嘆買不起房,假如人人都買得起房,會怎麼樣呢?

面對目前的房價,許多人都說“太貴了,買不起呀”,那次我的一個網友給我留言說,“現在人人都說買不起房了,假如人人都能買得起房,該是什麼樣的呢?”,我經過了思考之後,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想法,是的,如果人人都買得起房,那我們現在對房子的認知又該如何呢?

剛需無房者天天感嘆買不起房,假如人人都買得起房,會怎麼樣呢?

首先,如果人人都能買得起房,那麼房子就弱化了它的金融屬性,家庭的幸福指數提高了。

每個人可能就不需用貸款來買房了,只需自己幾年的工資積蓄就能買到,人沒有了房貸的壓力,各方面的生活品質都會提高,幸福指數肯定會提升很多。就像德國,根據聯邦統計局2014年數字顯示,當時德國只有45%的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德國人均年薪約為4萬多歐元,平均房價並不高,像2014年德國首都柏林每平方米住宅均價約為2000歐元,像不萊梅市,一套普通住宅價格只相當於居民一年稅後淨收入的3.4倍,所以一套房子只需四五年的工資積蓄就能買到。

剛需無房者天天感嘆買不起房,假如人人都買得起房,會怎麼樣呢?

其次,如果人人都能買得起房,房子是家庭的必需品,而不是賺錢的工具,炒房客立刻煙消雲散。

房子在人的心中地位減輕了,那時炒房已經沒有了必要,炒房客早就銷聲匿跡了。人只要有一套房子居住就行,沒必要買多套,當然要想達到這種狀態,國家就要用法律來制約購房者,每個家庭或者成年人,只能擁有一套優惠稅的房產,如果有多餘的就用高額稅費來制約,使得購房成本很大,沒有擁有二套房的必要。比如德國,根據德國法律規定,發生房地產交易,需要繳納的稅費是:不動產購置稅為買價的3.5%(柏林和漢堡地區為4.5%);地產公證費 為1%-2%之間,通常是買價的1.5%;土地註冊費:買價的0 .5%左右,有些情況下包含在公證地產費之中;房地產中介服務費一般是買價的7%,有的 中介公司稍低。

剛需無房者天天感嘆買不起房,假如人人都買得起房,會怎麼樣呢?

最後,如果人人都買得起房,房子迴歸它的居住屬性,租房肯定變得很優惠,可能有不少人反而不買房而改為租房了。

為什麼呢?因為人人都買得起房了,就想提升其他方面的生活品質,比如旅遊、健身等等,而房子是不動產,只不過是滿足居住需要,不是隨身攜帶的物件,就不如租房方便了,在那裡工作就在那裡租房,房租比買房成本便宜,何樂而不為呢?

剛需無房者天天感嘆買不起房,假如人人都買得起房,會怎麼樣呢?

綜上所述,可能朋友們覺得我這是痴人說夢,其實這個夢早晚會實現的,因為我們國家現在處於城鎮化發展中的狀態,農村人口、人才大部分向城市流動的多,城市的土地供應緊張,造成現在房子的供不應求,如果國家以後不斷髮展經濟,提供各種住房數量和出臺多個有關房子的約束政策,現在這種局面就會慢慢改善的,就像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那樣,城鎮化率已達到百分之七十多了,城市人口進出基本穩定,房子供求基本平衡,房子就能人人買得起,“人人買得起房就不是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