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竣工 長安區貧困戶高高興興住「安全房」

“住進了新房子心裡高興啊!”67歲的貧困戶種英英家住長安區灤鎮街道酒務頭村。去年9月份,她就和兒子搬進了兩室新居,現在新房已經住進去快一年了。“政府出的錢請的人,給俺蓋好了新房,粉了牆、裝了窗、安了門。你看,這嶄新的大門,有兩米多寬,還是防盜的,俺自己一分錢沒掏,啥也不用管,拎著被褥卷就住新房!”提到當初住進新房的感受時,老人臉上寫滿了美美的幸福。

危房改造是長安區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實現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目標。“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工程”實施以來,長安區先後制定了《長安區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和《長安區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市區縣唯一實施危房改造財政資金兜底,解決貧困戶資金難題,制定了《西安市長安區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資金管理辦法》,嚴格審批程序,確保資金安全;制定並下發了《長安區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指導意見》和《西安市長安區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和《關於做好農村土坯危房清零工作的通知》,明確標準,嚴把質量。為了給貧困戶建好“安全房”讓他們住上“滿意房”,長安區建設部門倒逼工期,始終奔波在危房改造工作一線,對群眾建房面積、工程質量、施工安全進行檢查,保障新建房屋質量安全、進展順利。

危房改造全覆蓋 貧困群眾住新房

“以前最怕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冬天到了,到處都透風。兒子談了幾個對象,都嫌咱屋爛。”握著區建設部門扶貧幹部的手,李育龍母親言語間充滿感激,“多虧黨的政策好,去年入冬前就讓我們住上了新房,要是沒有政府關心,俺們現在還住在漏雨的土坯房裡呢!”引鎮街道南寨西村危房改造戶李育龍一家現在已經搬進了蓋好的新房裡。

灤鎮街辦泉子頭村貧困戶王雙琪家,現在已經新蓋了兩間水泥房。說起去年進行的危房改造工程,王雙琪一臉的高興:“以前俺住的是土坯房,多少年了就想著蓋新房,可家裡就靠俺和生病的兒子打零工掙點錢,吃飽飯都不容易,哪有閒錢蓋房子?可政府想到咱前頭了,給咱蓋好房不說,還讓俺登記了床、被褥、鍋灶啥的,如今新房拾掇好了,俺一間,兒一間,咱也美美氣氣地住新房!”

為確保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長安區建設局配合區委、區政府下發《關於做好農村土坯危房清零工作的通知》,將土坯危房清零工作與危房改造工作相結合,共拆除土坯危房1082戶60778.6平方米。

“讓咱長安區的農村大變樣,群眾再不住危險的爛房子!”呂科說。根據《長安區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和《長安區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2017年每戶60平方米,補助資金6萬元;2018年提出了新的申請程序、建設標準和補助標準。根據新的建設標準,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後的農房應具備衛生廁所、人畜分離、農具間等基本居住條件且達到抗震設防標準,原則上1人控制在30平方米,2人控制在45平方米,3人及3人以上控制在60平方米;在補助標準上也變為補助資金直補到戶,據實核算。其中,C級修繕加固的危房改造戶,每戶不得超過3萬元;D級拆除重建的危房改造戶,按照1000元/平方米的標準予以補助,每戶補助最多不超過6萬元。

精準施策助扶貧 財政兜底惠民生

70歲的尚劉榮是長安區子午街辦抱石村人,聾啞人,腿腳也不利索,沒有成過家。他做夢也沒想到,晚年之餘還能不花一分錢,便擁有屬於自己人生中第一個新房子,還在院子裡種菜、養雞等,一派生機勃勃。

“引鎮五里廟村的張廣田也是貧困戶,不願意下山居住,就要呆在山裡。”呂科說,由於交通不便,運輸建築材料的車子到山下就沒法開,只得人工搬運步行2個多小時。而張廣田曾是一名石匠,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座乾淨、整潔的石頭房子取代了之前的小土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