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幾天前,一位做自媒體創業的朋友鄭重其事地來問我:

朋友:即將爆發的貿易戰,對我們公號會有什麼影響?

小巴:???(一個生活類公號,是不是操心得有點遠?)先說說你怎麼看唄~

朋友:感覺進口商品會走弱,本土品牌理論上空間會變大,但如果本土商品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日子也不好過……各大廣告主可能因此收緊投放,我們的收入就少了。

小巴:確實沒什麼好消息,且市場情緒比較悲觀。不過你說的這種情況,連鎖反應的鏈條很長、不確定因素很多吧?

朋友:是的,但是定性的分析仍然有決策參考價值,比如我是不是應該控制支出了?可做可不做的擴張性投入要不要先放一放?

小巴:隔著屏幕都忍不住為你鼓掌。

此前常有讀者給小巴留言,表達“我不管宏觀數據,我只看切身感受”之類的意思。這位朋友卻有不一樣的思路:現在的宏觀數據,會不會成為我兩個月後的切身感受?

“履霜,堅冰至。”踩到了霜,就該防備堅冰的到來,這正是我們關注財經、分析數據、解讀政策的意義。

應這位朋友的求助,小巴從多個角度觀察了近期經濟形勢,發現一切都蒙著一層霜——既不是令人絕望的寒冷,也不是生髮萬物的豔陽,而是遍佈不確定性的一層霜。

小巴想試著講講這層霜,但在此之前,先來測一測大家的信心指數: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中美貿易戰與外匯市場

美國對中國的第一輪加徵關稅,將於後天(7月6日)開徵,貿易戰真的要開始了。

在雙方關稅清單公佈之後實施之前,發生了一件大事:發改委、商務部發布新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

2018版負面清單,取消了商業銀行、船舶和飛機制造、電網、鐵路幹線等22個領域對外資的限制,可謂大幅度開放:

取消船舶(含分段)設計、製造與修理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取消通用飛機設計、製造與維修限於合資、合作的限制;

取消電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取消鐵路幹線路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取消對中資銀行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

……

網友質問:這些不是國民經濟命脈嗎?怎麼就對外資開放了?是不是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之下認慫了?(甚至有人說這是“賣國”)

對不起,你解讀反了,此舉恰恰是備戰。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在中國公佈負面清單之前,特朗普也曾暗示,要解除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的限制。面對即將到來的貿易戰,雙方都在增強自身對外國企業和資本的吸引力,儲備彈藥與籌碼。

幾天前外匯管理局公佈,2018年第一季度,經常賬戶逆差341億美元,這是近17年來首次出現季度逆差——上一次是2001年第二季度,逆差9億美元。

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貿易順差不斷收窄,第一季度收窄22%,而後4月收窄27%,5月收窄43%。

與此同時,美國通過加息、縮表、減稅等措施引導美元迴流,人民幣貶值壓力巨大,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70關口,近3個月貶值超過5%。

同樣是後天,美聯儲還將公佈6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不知又會引發怎樣的波動……

中美貿易戰+匯率波動,一場大戰即將上演。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A股市場與風險投資

幾個月來加速推進、令人眼熱的CDR,突然就冷靜了——小米暫緩發行CDR,阿里推遲發行CDR,據悉監管層也放緩了發行事宜。

因為A股表現實在難看,就在小米臨時取消CDR首發發審的6月19日,A股跌破3000點,百股跌停。

直到艱難走完6月,數據顯示,上半年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3.9%、15.04%和8.33%。然後,就像猜測人民幣匯率的底在哪裡一樣,人們也開始猜測這次A股的底在哪裡。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而暴跌又觸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要知道,A股3526家上市公司中,有3453家存在股權質押,其中1250家質押比例超過20%。這事要追溯到2015年的牛市,許多不具備減持條件的股東利用股權質押來融資、加槓桿。

當時是開心了,如今股價下跌,近一個月來已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遭遇平倉。強制平倉又帶來了一輪輪閃崩,嚇得一群獨角獸都去港股上市了。

二級市場涼,一級市場更涼。

2018年以來,私募進入低潮期,新募集基金數、新增資本量都出現斷崖式下跌。資管新規加劇“錢荒”,今年5月,VC/PE市場募資規模同比減少90%。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2014年,經緯中國合夥人張穎發出一封公開信,提醒資本寒冬就要來了,“市場從‘貪婪’轉向‘恐懼’的關鍵節點只在彈指之間”。

當時創投圈裡開玩笑,說這是經緯缺錢了吧?想辦法壓價呢。

2016年,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表示,如果中國經濟真的進入了下行週期,那麼資本將會從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上,逐漸過渡到安全的領域,創業者融資將變得異常困難。

當時創投圈聽到“如果正在融資,不糾結估值,能拿錢趕緊拿”的建議,還在嘀咕王冉心裡有什麼小算盤。

2018年,喊了四年的資本寒冬真的來了,沒人知道週期會有多長。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我們還有房地產

今年上半年,投資、進出口、消費增速都在下滑,唯有房地產一枝獨秀,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雖然一線城市成交量低迷,二三四線卻普遍出現量價一起大漲。

二線城市“搶人大戰”的初衷未必是炒樓賣地,但客觀上確實助推了這一進程。有人說一二線城市容不下肉體,三四線城市容不下靈魂,如今三四線也快容不下肉體了……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如此情景,顯然有違“房住不炒”的整體定位,還有居高不下的家庭負債率,也讓人看著驚心。

於是,住建部約談12座城市,各地新一輪限購政策密集出臺,棚改資金收緊,七部委聯合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

如今,樓市是在變熱還是變涼?大部分人都會認同,變涼。

那麼,樓市是在走向健康還是扭曲?恐怕大家的看法就沒那麼統一了。

接下來呢,該不該徵收房產稅?什麼時候會開徵房地產稅?

這個夏天,真的有好多問題等待回答,製造業盯著貿易戰,創業者盯著資本市場,所有的人都盯著樓市和稅改。經濟形勢上蒙著一層霜,你我的眼鏡上也蒙著一層霜——抹開了,就繼續向前走;抹不開,摔都不知道自己摔在哪裡。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8月初,企投會年中論壇在上海舉辦,吳老師和他的經濟學家朋友們將圍繞中美貿易戰、股市、外匯、國債、第三方理財、房產及風險投資等主題,表達各自的觀點,希望能幫你抹開那層霜。

主持及主講導師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吳曉波

財經作家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管清友

企投會資本運作學術委員

財經作家如是金融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

前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張燕生

企投會導師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何茂春

國務院參事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賈康

企投會導師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王勝

申萬宏源證券策略研究所

副所長、董事總經理、策略首席分析師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劉德科

企投會導師

德科地產頻道的創始人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冰冷現實”

艾誠

企投會傳播學術委員

艾問傳媒創始人

賽富亞洲基金投資合夥人

還有更多導師敬請期待

報名諮詢:王老師 138057848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