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黨建來統領

從"神仙也治不了"的落後村到遠近聞名的樣板村,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實現由亂到治的轉變—— 鄉村振興,黨建來統領

“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山東考察時,專程來到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對這個村以黨建為統領,強化班子建設、推動產業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匯聚人才資源、建設文明村風家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做法進行考察。

在三澗溪村,筆直的馬路寬闊整潔,嶄新的樓房整齊氣派,創業、金融、醫療衛生等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然而,過去的三澗溪村卻是另外一副模樣。垃圾成堆、汙水橫流,沒有一條硬化路,村民住房破舊,六年換了六任村黨支部書記……

抓班子建設,黨組織威信樹起來

——“只要黨組織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三個自然村,各村有各情。當時村裡召開黨員大會,事前挨家挨戶通知,最後到場的也就剛剛過半。”2004年6月,受組織委派,高淑貞到三澗溪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那時的三澗溪村,黨組織的“存在感”很弱,就連開黨員大會都召集不齊人。

高淑貞決定先召集“兩委”班子成員開會,一班人你一言我一語,分析面臨的難題:

“‘黨員不黨員,差別兩毛錢’成了一些群眾的口頭禪。”

“得先樹立黨組織的威信。”

“村裡亂與窮的根子,就是班子散、人心亂。要治好村子,首先得抓好班子!”

思路理清了,關鍵在落實。村“兩委”從按時交納黨費抓起,從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抓起,紮實開展“黨旗飄飄映四鄰,四鄰聯動黨放心”和“亮黨員身份,接受群眾監督”等主題活動,在每戶黨員家門上掛上標牌、亮出身份。每月15日晚上的主題黨日活動雷打不動,老黨員講歷史和經驗、中青年黨員講新知識新技能、外出回鄉黨員講見聞和信息。

在村黨總支帶領下,村裡建設了為民服務室,安排村幹部值班接聽熱線電話。村裡修路和鋪設自來水管道,村“兩委”成員帶頭籌集資金。為保證工程質量,有的村幹部天天頂著烈日在現場,嗓子發炎說不出話,就用紙和筆來交流。

一條條民心路修好了,一座座連心橋架好了,一股股甘甜的自來水流進了群眾心間。14年來,在聯繫服務群眾過程中,三澗溪村基層戰鬥堡壘穩固了,黨組織的威信樹起來了,班子硬了、強了,村子富了、美了,村民也有了“主心骨”。

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生活美起來

——“幹部群眾有幹頭,老百姓有盼頭,很快就能嚐到甜頭”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群眾想什麼、需要什麼,我們黨員幹部就帶頭抓什麼、辦什麼。”在高淑貞看來,實現鄉村振興,就要發揮黨員幹部帶動作用,艱苦奮鬥,發展實業。

考慮到三澗溪村地處章丘區城郊這一實際,村“兩委”經過反覆調研討論,決定做好“土地”這篇文章。村裡流轉土地4000餘畝,建成現代農業基地和集約型工業園區,並引進企業72家,為全村80%的青壯年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幾年間,村裡相繼建起了農業生態示範園、農事體驗園、採摘觀光園和生態養殖示範區。2017年,三澗溪村集體收入260餘萬元,人均收入達到2.6萬元。

“你們就是那對創業的小夫妻,你們做的是什麼呢?”

“我們是養黑豬的,做的是生態農業。”

“非常好!”習近平總書記說。

自己富了不算富。作為一名黨員,王元虎不忘將黨組織對他的幫扶傳遞下去。他成立生態養豬專業合作社,帶動社員養豬致富;承包一片山地作為生態養殖扶貧基地,為貧困村民提供工作崗位;利用網絡扶貧平臺,為村裡銷售農副產品,幫助20多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過去的三澗溪村是小鍛打、小煤礦、小石灰窯、小焦寶石礦等“四小”產業的天下,村子周邊煙囪林立、石料遍地,一年到頭天都灰濛濛的。對此,村“兩委”下定決心:“四小”企業效益再好,也要徹底關停,把綠水青山還給村民。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做工作,黨員幹部帶頭關停、拆除,“四小”企業最終被徹底拆除。

“幹部群眾有幹頭,老百姓有盼頭,很快就能嚐到甜頭。”高淑貞說。如今的三澗溪村,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村頭的一排排樹木綠蔭濃密,村內的一片片綠化帶中,紅花綠樹交相輝映。用村民李其柱的話說,“就像住在一座公園裡”。

以黨風帶家風促民風,好氛圍濃起來

——“幹部帶頭移風易俗,村裡風氣自然就轉變過來了,也為村民減輕了負擔”

趙永發是三澗溪村紅白理事會成員,他清楚地記得,總書記對以黨風帶家風促民風特別關注,考察時特別問他:“移風易俗難不難?”

“一開始挺難。”趙永發坦言,村裡以前大操大辦的歪風確實較為嚴重,後來村裡制定村規民約,村幹部帶頭移風易俗,剎住了大操大辦紅白喜事這個歪風。

“許多貧困戶致貧、返貧就是因為大操大辦紅白喜事。”高淑貞坦言,對於移風易俗,很多人有面子上過不去的思想,為此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作出示範。“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幹部帶頭移風易俗,村裡風氣自然就轉變過來了,也為村民減輕了負擔。”

三澗溪村發揮黨員帶頭作用,抓住黨員家庭這個細胞,帶動群眾家風向上、向善、向好。組織村裡的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退伍軍人和德高望重的老人成立“五老”調解會,許多矛盾迎刃而解。組織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村裡的大小事務、收支賬目,假若村務監督委員會通不過,直接一票否決。

除了整治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三澗溪村還注重狠剎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村務決策推行“五步議事法”,凡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嚴格按照“黨員群眾建議—支部提議—‘兩委’商議—上級黨委政府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決議”五個步驟來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