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琴童家長的反思:真的是孩子不認真練琴嗎?(值得一看)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在不斷解決、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他們學習、成長,家長能做的、最簡單的就是不要橫生枝節!

一位琴童家長的反思:真的是孩子不認真練琴嗎?(值得一看)

衝突起

晚上陪兒子練琴,遇到他反覆出錯的地方我不禁惱怒起來:

"你怎麼回事,怎麼這麼簡單一小節怎麼就彈不會呢,是不是又在惦記你的樂高,成天惦記玩,以後你什麼都別玩了......"

兒子一臉委屈的看著我,小聲嘟囔:"你怎麼知道我沒認真彈,我認真彈了可就是彈不會嘛!"

"你還敢頂嘴,彈不會你還有理啦?"

......

眼看一場大戰要上演,我掐了自己一下,默唸"停"!

一位琴童家長的反思:真的是孩子不認真練琴嗎?(值得一看)

覺醒

若干次徹頭徹尾的深呼吸後,我用還沒完全恢復的嚴厲口吻問他:

"你說,你哪裡不會,你彈給我看。"

兒子很認真的彈了一遍,還是錯了。我突然發現,因為他手小,同時彈四個音跨八度還要保持,就會導致最後一個彈下去的音要麼錯位要麼彈不出聲音。原來不是他不認真,是他真的做不到!找到了問題的根源,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有很多了。最後我們商定暫時不同時保持四個音,彈了就走,用踏板來延長音,這樣既能有四個音的混音效果,他還能準確的找到最後一個音的位置。

一位琴童家長的反思:真的是孩子不認真練琴嗎?(值得一看)

覺察

回顧整個衝突過程,看到的只有蠻橫不講理的自己和無辜的犇。

首先,當我聽他彈錯幾次之後沒有幫助他一起分析原因,而是武斷的認為他本來應該會,總是彈不好就是不認真。接下來在心中早已存在"不愛練琴、貪玩"的標籤指引之下,我自然而然的聯想到他這幾天正在拼一套新的樂高積木,肯定是時刻惦記著拼樂高而不專心練琴,不禁怒從心底起。

其次,當兒子想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解釋的時候,我又陷入和他的權力之爭,心想"反了你了,不聽話還敢頂嘴",陡然上升高度,給他扣上了一頂無比巨大的帽子。那一刻我的內在小孩跑了出來,大概是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在處理問題,而不是一個家長。

一位琴童家長的反思:真的是孩子不認真練琴嗎?(值得一看)

作為家長,我們經常會預設孩子的很多行為,比如不愛學習、貪玩、不聽話 ......其實,每個人都有向好的願望,每個孩子都願意當班上的好學生、同學心目中的姣姣者,不願學習可能會有很多種原因,比如確實覺得很難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家長的責罵和過高的要求,導致孩子認為學習就是一件苦差事、會招致責罵和痛苦,誰願意去幹讓自己不快樂的事情呢?很難想象如果我和犇之間練琴的衝突繼續下去,他還能有多愛練琴,也許到了青春期人家根本就罷學了。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在不斷解決、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他們學習、成長,家長能做的、最簡單的就是不要橫生枝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