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台衆生相:頭部平台持續擴張、中小平台黯然離場

嚴監管下的網貸平臺正在經歷一場生死劫,頭部平臺持續擴張獲取更多資源,中小型P2P理財平臺清盤停業黯然離場,這可以說是網貸行業現狀的真實寫照。

網貸平臺眾生相:頭部平臺持續擴張、中小平臺黯然離場

多家平臺同一天宣佈離場

據網貸1號觀察,微龍網、小灰熊金服、金牌理財均在6月4日宣佈清盤或停業退出網貸業務市場。以微龍網為例,其清盤的主要原因是多個項目出現逾期和壞賬率持續增加,再加上監管不斷收緊其線下盈利減弱。

縱觀整個網絡借貸市場,不僅表現在微龍網,很多黯然離場的P2P理財平臺幾乎都遭遇同樣的難題,即借款項目出現大規模逾期,尤其是涉及車貸業務的網貸平臺。從5月初清盤退出的沃時貸到6月初停業的金牌理財,退出的平臺中有多達幾十家都涉及車貸業務。

根據分析人士的觀點來看,這與國家政府嚴控非法催收以及全國各地展開的“打黑除惡”專項行動有一定關係,“二押”亂象叢生的車貸市場被整治,加上監管禁止通過暴力手段進行催收,所以很多平臺出現了大規模逾期,加上平臺的線下業務被禁止,平臺的收益因此出現大幅度縮減,自身存在有諸多問題的平臺迫於市場和監管的雙重壓力只能選擇撤離市場。

中小型平臺將遭遇生死劫

倒閉、跑路、清盤?這或許是大多數網貸機構離場的方式,但隨著網貸監管日益趨嚴,良性退出逐漸成為行業主流。據網貸1號不完全統計,2018年5月份新上線P2P理財平臺為1家,主動清盤停業的平臺達到了57家。

隨著備案延期傳言成為實錘,網貸行業在“馬拉松式”的合規賽道上必然還會有更多的平臺會相繼離場。現如今房貸資產愈發敏感,車貸業務難做,同質化資產市場的生存空間極其有限,綜合實力薄弱的平臺將面臨資產荒的困境,傳統的業務模式難以在合規成本持續增高的當下市場實現盈利,轉型、退出將是多數網貸平臺的出路。頭部平臺反而有了機會進行持續擴張獲取到更多資源,與此同時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持牌經營成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網貸備案整改持續推進,整個行業的發展顯然越來越規範化,無論備案延期與否,從業機構實現持牌經營將是大勢所趨。正如易綱所說:“但凡涉及金融行業都要實現持牌經營,監管才能夠實現全覆蓋。”

雖然目前並無正式文件要求網貸備案暫停,但合規仍然是P2P理財平臺當下發展的重點,雖然銀行資金存管、大額標的消化成為了平臺合規最大攔路虎,平臺也需要按照監管政策完成備案方有機會拿到繼續經營的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