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最近,誠誠媽媽發現寶寶汗特別多,尤其是午睡時,豆大的汗珠一粒粒從寶寶頭上滑落,頭枕的地方都會被汗水浸溼。

是因為天太熱?可是房子裡開著風扇,溫度明明就很適宜。於是她帶著寶寶來到了推拿門診。推拿了4天后,寶寶睡覺不出汗了,尤其讓她開心的是,寶寶的胃口也變好了。

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很多寶寶都會有汗多的表現

但是媽媽們往往分不清

哪些是正常的哪些又是異常的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一:這種出汗是生理性的

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1.體質因素

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的生長髮育良好,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疾病,但是卻經常在睡眠中出汗。

中醫認為,小兒系“純陽之體”,加之小兒“腠理疏鬆,肌膚薄嫩”,睡著覺後陽氣入裡,體內陽氣相對較多,通過陽氣的蒸騰作用很容易使小兒在入睡後稍有微汗

2.睡眠習慣不良

家長擔心孩子著涼,總是給孩子蓋得厚厚的,尤其是小寶寶,包得嚴嚴實實。殊不知,孩子大腦神經系統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又處於生長髮育時期,新陳代謝非常旺盛,產熱太多,再加上厚衣被的刺激,只能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

3.營養過剩

很多家長習慣讓孩子在入睡前經常喝點奶或吃些熱量高的東西再去睡覺,結果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只好

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

二:這些情況是病理性的

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1.自汗和盜汗

自汗指不管孩子醒著還是睡著,都會出現無故出汗的現象;盜汗指的是“睡中出汗,醒時汗止者”。

在臨床上,孩子出汗的情況常常是自汗和盜汗同時並見。在中醫看來,不管是自汗還是盜汗,大部分都是“虛”的表現。因此,我們經常說孩子愛出“虛汗”,多是由於餵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護理上要注意調整餵養方法,促進小兒食慾,適當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攝人量,必要時可採用中醫中藥調理脾胃不合

2.疾病因素

三:4要點改善生理性多汗

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1.良好的生活環境

室內溫度溼度要調節適宜;注意孩子個人衛生,勤換衣被。

2.補充水分

每天多次補給水分,每次少量;選擇弱鹼性的水,如菜果汁,檸檬水或質量保證的白開水,而不應選擇酸性水,如可樂、汽水等。養成有空就喝的好習慣。

3.補充微量元素

出汗時有大量的氯化鈉隨同汗液喪失,還有鉀、鎂、鈣等。應給孩子儘量多吃含鉀豐富食物,比如新鮮蔬菜和瓜果、黃豆、綠豆、赤豆、蠶豆和豌豆等,也要適當補充鐵,如肝臟、蛋黃、豆類等食物。

4.加強鍛鍊

對於體質虛弱的孩子,應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增強小兒體質。生病後注意調理,避免直接吹風。

四:手把手學習推拿方法

第1步:補脾經300次

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 位置:拇指末節羅紋面。

◎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 操作:將小兒拇指屈曲,沿著拇指的側面從指尖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2步:補肺經200次

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 位置:無名指末節羅紋面。

◎ 手法: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順時針方向的旋轉推動。

◎ 操作:旋推為補,稱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補肺經和清肺經統稱推肺經。此處選用補肺經,旋推100~300次。

◎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3步:揉腎頂300次

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 位置:位於小指頂端。

◎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 操作:用拇指指肚揉寶寶小指頂端,叫揉腎頂。

◎ 要領:揉法操作時用力應輕柔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皮膚,應使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的揉動而滑動,不要在皮膚上摩擦,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4步:補腎經200次

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 位置:在小指末節羅紋面。

◎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 操作: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為補,稱補腎經;推100~300次。

第5步:順運內八卦100次

睡覺一頭汗,不是天熱可能是體虛

◎ 位置:在掌心內勞宮四周。

◎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環形運轉推動,稱運法。

◎ 操作:用拇指側面或中指指端運,順時針方向為順運,逆時針方向為逆運。此處為順運。運100-200次。

◎ 要領:宜輕不宜重,宜緩不宜急,要在體表旋繞摩擦推動,不帶動深層肌肉組織,頻率為每分鐘80-120次。

—— END——

供稿人:程少瑞

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