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放力度

開放性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顯著特徵之一。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應該在內部統整、學科交叉、課外拓展、利用網絡等方面加大開放力度。

內部統整。傳統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總是分散進行,搞單兵操練。其實,聽、說、讀、寫作為語文能力,它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就像紅樓夢中的賈王史薛,幾家聯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個方面得到加強,就會促進其他方面發展,一個方面被削弱,勢必拖其他方面後腿。因此,聽、說、讀、寫不能只搞單項訓練。語文綜合性學習就可以把聽、說、讀、寫的訓練由分散引向綜合。比如以民歌採集為專題的綜合性學習,整理和修改民歌少不了寫,舉辦民歌朗誦會,就有了讀和聽,賞析民歌當然要說。

學科交叉。信息時代越來越需要綜合,它迫使世界教育由注入式轉向園丁式,再由園丁式跨入融合式,融合式的顯著特徵就是“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配合”。這個要求已經寫進了各學科的課程標準,而跨領域學習也是語文綜合性學習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如何讓語文與其他學科交叉整合,許多教師至今放不開手腳,他們堅守著“各自打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教育理念,打不破傳統語文教學的學科壁壘,致使綜合性學習在一個狹小封閉的圈子裡兜來轉去。其實把語文綜合性學習滲透到各學科領域大有作為。比如運用成語概括生物的某些知識,將描寫音樂的幾個散亂無序的句子重新組合成意思連貫的一段話,為體育課中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編寫順口溜,收集自然科學的有關知識編成科幻故事……這些都是將語文學習滲透於其他學科領域的路徑,這樣,語文就不單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亦是復活其他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課外拓展。一些學校搞封閉式管理,將學生變成籠中之鳥,禁錮於“三味書屋”,不僅喪失了“百草園”的樂趣,更是閉塞了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通道。語文教學應立足於課內,放眼於課外,由課內輻射課外,由課外拓展課內,把綜合性學習活動由學校引向自然與社會。那些歷史人物、名勝古蹟、民情風俗、生態環境、時事新聞、體育運動、交通管理、家庭生活等就是“高牆外的另一片天空”,當中有多姿多彩的語文課程資源、能拓展學生開闊的學習視域,能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提供豐富的目標、開放的時空、自主性的學習空間、多元化的過程和方法以及發展性的評價標準。

利用網絡。小學生上網,多半鍾情於看動畫,傾心於玩遊戲。簡單粗暴地禁止,那是因噎廢食。通過加強管理,引導並幫助學生在網上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變堵為疏的良方。有的教師設計製作班級主頁欄目,含詩歌賞析、水晶隨筆、太陽花作文、名人成長故事、科技博覽等。這既能滿足學生上網的興趣,又能體驗綜合性學習的樂趣。

開放不能丟掉語文本色,要讓活動始終散發著語文的芳香。活動中,所有知識的綜合必須聚焦在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上,曲解“綜合性”要求,把綜合性學習異化為“科技講座”“環保研究”“才藝展示”之類的活動,只會讓語文教學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劉永康 廣西賀州學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首批“國培”專家庫成員,教育部特聘“國家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