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演技和戲精之間,可能只隔了一檔綜藝節目

這兩天,袁立和《演員的誕生》節目組開“撕”事件,可謂看呆了一票吃瓜群眾,這種“自殺式”爆料所透露出的種種潛規則,不由讓人驚歎,是不是道德約束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變色龍演技和戲精之間,可能只隔了一檔綜藝節目

這件事讓人聯想起一句話,耶穌說:凡動刀者必死於刀下。看看別人“隔壁”同行的節目,同樣是聚焦演員表演內涵和功力的《表演者言》,為什麼就不會遭遇這種問題。應該說,節目在享受炒作帶來的話題度、關注度和流量飆升的同時,也必然要承受這種做法產生的負面效應。或許此次並非是節目組故意炒作,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甚至說《演員的誕生》在此次事件之前,通過炒作建立的名氣,已經大到蓋過了內容本身。或許不出這件事,節目可以平安過關,落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皆大歡喜局面;但目前,這檔節目無論現在還是未來,留給人們記憶刻痕的,多半會是內定、黑幕等關鍵詞;還會有多少人記得,在第一集開播之時,演員劉芸和黃璐兩人曾用精湛演技,演繹電影《親愛的》片段,讓評委、觀眾們落淚,這對那些真正希望參與節目好好表演的演員,同樣是一種不公平。

變色龍演技和戲精之間,可能只隔了一檔綜藝節目

我們總在說節目的核心價值觀,其實價值觀除了會通過節目內容本身傳遞給觀眾外,還包括整個節目組的創作初心,那是一種思想和理念的延續。如果節目在創作、宣傳過程中,一味追求收視率和話題度,甚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不擇任何手段,包括用混亂剪輯以製造矛盾、故意產生吸引眼球的造假結果、外加各種戲精的可笑表演外,唯一最對不起的,可能只有觀眾。

然而最可怕的還不止於此,在於這些已成為真人秀的行業“慣例”,成為生態鏈中每個環節制造者們共同的一種“心照不宣”,這才是最可怕的。或許,這一次可以靠個藝人統籌解(guo)釋(guan),但捫心自問,整個行業中,難道真的只有這一個偶然案例發生嗎?

變色龍演技和戲精之間,可能只隔了一檔綜藝節目

《娛評》只想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尤其是綜藝節目製作人。你們生產的內容,可能動輒影響到上億的觀看人群,也可能是形成一代人價值觀的內容之滄海一粟,可難道就因為佔比低,就可以為所欲為嗎?時至今日,我們該反思一下,是什麼扭曲了我們某些綜藝締造者們的價值觀?

《娛評》看來,節目的炒作發力,永遠不要大過對內容的發力力度。與其將更多精力放在瘋狂尋找節目炒作的槽點上,還不如踏踏實實首先做好內容,給觀眾提供真正不違背良心的作品。

下面這檔韓國節目,也是關注演技,但更多可以看做是在嘗試“素人路線”,以演技精湛的配角演員,與行業精英在不同場景中競技,或許可以開闊下製作思路。

變色龍演技和戲精之間,可能只隔了一檔綜藝節目

變色龍般的演技和矯揉造作的戲精之間,也許只隔了一檔綜藝節目的距離。而這種差異,就在於創作者的初心,是用在了消費明星話題,還是在真正關注演員演技方面。

是時候,來看看真正的變色龍般的演技,到底什麼樣了!

延 展 閱 讀

《是時候發掘那些有著變色龍演技的完美演員了!》

《尋找金無名》是韓國tvN推出的一檔尋找在特定場所和人群中能夠展現完美演技的無名演員,為那些喜愛明星的無名演員們提供出演機會。

該節目讓演員們潛入場景中,請明星近距離推理,打造潛入式推理真人秀。節目將這些不為人熟知的好演員藏在我們熟悉而陌生的日常場景中,他們可能化身沉默虔誠的僧人、有著豐富知識的水族館館員、睿智英勇的警察……同時,四位MC化身偵探,製造各種陷阱或者進行旁敲側擊的詢問,只為推理尋找出誰是演員,誰是真正的職業者。

好的演員,應該演啥像啥,但那些有著特定職業的角色,卻是對演員的大考驗,稍有不慎,就會讓觀眾看出破綻。節目最大的樂趣,在於解謎的過程。不難發現,在這檔節目中,真正的“主角”是素人演員而非明星。這樣的星素結合,應該說比常規的你演我評的導師類節目更具看點。

節目將人們熟悉的場景變成陌生的推理舞臺,三位無名演員混在六名真正的特定職業的工作人員之中,同時還有一名知名演員在背後操縱他們給MC們製造障礙。MC們需要與這九個人一起體驗他們的職業,在體驗過程中找出真正的演員。

節目分為三輪,每一輪都會針對特定職業進行不同場景的設置。在節目第三期中,拍攝地點被選定在了機場,演員們需要提前學習飛行、空中服務、危機應對等相關知識,以便化身為空姐/空少。不僅如此,明星演員金正泰擔當九名空乘的幕後操控者,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指揮,以掩護真正的演員。他提前三天到現場踩點,還要求真正的乘務員不要表現得太專業,可以把話故意說得磕巴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