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學生回鄉創業搞種植,一斤賣百元,年入五十萬

肖婷是一位90後的小姑娘,2015年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畢業後在社會上打了半年工,由於對自己的專業十分感興趣,為了對的起所學的專業,決定自己回農村搞種植,在向父母借了十萬塊錢後,肖婷決定種植銀耳開啟自己的創業之路。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搞种植,一斤卖百元,年入五十万

圖中晶瑩剔透的“小花”,並不是真正的花,而是來自江西婺源梅溪村90後大學生肖婷種植的銀耳,銀耳屬於真菌類銀耳,又常常被人叫為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稱。銀耳具有強精、潤腸、益胃、和血、強心、壯身、補腦、延年益壽之功效。它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保護肝臟功能,它不但能增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能力,因營養價值高,市場一般乾的可賣到100元一斤。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搞种植,一斤卖百元,年入五十万

銀耳營養價值高,很多人都吃過銀耳,但卻不知道她的種植方式,銀耳的種植是十分繁雜的,在村裡建起了3個塑料大棚,在子實體形成期,一段時間很關鍵,稍有疏忽就會導致減產或前功盡棄,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空氣相對溼度在85-93%之間。子實體生長期,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當子實體長至3-4cm,若溼度太低可掀開報紙將水直接適時均勻霧化噴灑在子實體上。遇低溫應及時提高溫度。子實體成熟期,主要是增加銀耳的品質和重量,應停水降溼,讓子實體充分吸收培養基的養份,一般停水5-8天,即可以採收。但肖婷應用她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一一攻克了這些難關,從搭架子到製作棍菌再到生長出一個個又大又白的“銀耳花”。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搞种植,一斤卖百元,年入五十万

肖婷種植的3個大棚銀耳的年產值為5千斤,每斤按一百元銷售計算,一年的毛利潤有五十萬,肖婷種植的銀耳遠銷全國各地,增補了當地農業種植產業的一項空白,肖婷的事業如今蒸蒸日上,根據市場的需求她不僅自己擴大了種植規模,並且帶動本村和鄰村的6戶農民也靠種植銀耳增加收入,共同脫貧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