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注意:寶寶的「好身材」全靠「餵」出來!

自打寶寶出生,媽媽就會對孩子的體重特別上心。孩子胖了還是瘦了,在不少媽媽眼中就是健康與否最直觀的體現。其實,嬰幼兒的體重管理多半和“吃”有關,所以寶媽們就得從日常餵養做起,既要保證均衡的營養攝入,也要做好寶寶的體重管理!

寶寶的“好身材”,全靠“喂”出來

要避免嬰幼兒過胖或是過瘦,餵養方式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當然,隨著寶寶慢慢成長,餵養方式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媽媽們也要學會區別對待,抓住每個階段的餵養要點。

媽媽注意:寶寶的“好身材”全靠“喂”出來!

0-6個月寶寶:母乳餵養是首選

母乳究竟好在哪兒?

母乳被稱作是最佳嬰兒食品,因為能夠被寶寶提供近乎完美的營養,是任何其他營養物質都無法取代的。除非媽媽無法進行母乳餵養或者乳量不足的情況下,才不得不選擇或者添加配方奶。

如何判斷奶量夠不夠?

新手媽媽通常會對寶寶母乳夠不夠拿捏不準,比較討巧的方法是觀察紙尿褲。首先,寶寶每天尿滿6塊紙尿褲,並且噓噓的顏色是無色或者淡黃色;其次,寶寶每天的排便也要規律,便便通常呈金黃色。這這兩項能“達標”那就說明母乳量足夠了。

6-12個月寶寶:輔食添加要及時

為什麼要添加輔食?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嬰幼兒的輔食添加要從滿6個月開始。因為從這個階段開始,寶寶僅僅通過母乳或者配方奶,所攝入的營養已經無法滿足其生長需求。

媽媽注意:寶寶的“好身材”全靠“喂”出來!

何時添加輔食最合適?

寶媽要想給寶寶添加輔食,先是觀察奶量,如果寶寶每天喝足1000毫升仍舊感到飢餓,那就是添加輔食的信號了。另外,寶寶對於成人的食物產生興趣,甚至出現想用手抓吃的、往嘴裡塞,那說明他已經為輔食做好準備啦!

1歲以上寶寶:營養不在“進補”而是“均衡”

營養補充“多多益善”?

操心的媽媽們總擔心孩子營養不夠,整天想著給孩子“進補”。但是營養的補充也要適可而止,如果過多或者不適當地補充,非但不能促進寶寶的生長髮育,反而會出現其他營養物質吸收受阻等問題,得不償失。

如何科學地給寶寶“進補”?

寶寶滿週歲以後,膳食結構越來越豐富,平時注重飲食結構的合理性,讓寶寶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確保營養攝入均衡,這就是最好的營養補充劑。

媽媽注意:寶寶的“好身材”全靠“喂”出來!

寶寶是家庭的寶貝,而如何餵養寶寶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是一件難事,想要寶寶健康的成長,就要根據寶寶的各個不同階段來進行不同的餵養,這樣才能保證寶定的成長所需的營養。餵養寶寶是一件需要細心耐心的事,寶寶各時期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都是家長要注意的,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從嬰兒時期開始如何根據寶寶的成長來餵養寶寶。

寶寶4個月前一般都是純母乳;但四個月後則要加輔食了。一般4-6個月可以給寶寶加米糊和蛋黃,米糊可每天吃,蛋黃則要注意隔幾天吃一次就好。另外蛋清不能吃,不好消化的。如果寶寶健康狀況良好胃口也好的也可在三個月後就開始加吃米糊。

半歲後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蔬果,當然要弄成好消化的,一般蔬菜是要弄成菜泥或菜粥,而水果則可以刮成水果泥或榨成混合果汁喝。不過如果寶寶體質比較弱的話涼的果汁不要喝太多,以免引起腸胃不適造成腹瀉。

半歲前都是儘量少吃葷的,但當寶寶到7個月後就可以加肉泥、肝泥、豆腐之類的菜食了,不過要注意不要加任何的調料,也可經常的熬肉粥骨頭粥喝了,粥中可以加點鹽和芝麻油,別的調料也一概不加。

一般寶寶到九個月後慢慢的就可以過渡到成人食品了,不過還是要注意清淡,宜循序漸進,不可猛得一下就讓孩子和大人吃的完全一樣,畢竟孩子了消化功能還是沒有完全完善。尤其是一些不易消化的食品還是得注意儘量讓孩子少食。而一些油膩食物如肥肉類炸烤類的也儘量不要讓孩子多吃,以免引起肥胖。

媽媽注意:寶寶的“好身材”全靠“喂”出來!

以上寶寶的餵養過程是一個大概的程序,具體的餵養方式或是添加輔食的時間以及食料,也可自行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像寶寶體質強健的話可添加更多豐富的輔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