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祠堂,在農村俗稱家廟,是每個姓氏為了祭祀祖先或者先賢的地方。我村張氏祠堂位於村中路北,建於大清咸豐二年歲次壬子新正十六日子時,由張氏合族建立。祠堂內原有祠堂碑記一棟,由於歷時久遠,早已沒了蹤影,唯留《修建祠堂碑記》一篇於張氏家譜之上,並有祠堂原建示意圖一副。

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一九九零年,祠堂後牆處,由於排水不暢,牆壁發生裂縫變形,張氏合族興議於一九九零年三月十五日集資重修,並翻修祠堂屋頂,隨後由戶首張文欣撰寫《重修祠堂碑記》一篇,為了記錄此事立碑一棟。該碑立於廟內西山牆之下。

為了方便張氏族人查詢張氏合族世系,又於九三年五月立碑展示,從一世祖仁美公開始,到二十二世族人的世系排列圖。該碑同樣也立於祠堂西山牆之下。

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到二零零九年,風雨連綿,祠堂東山牆地基塌陷,合族又集資興議重修,新砌磚石,由洛河南磨頭村張氏後裔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撰寫《重修祠堂碑記序》一文,立碑記念。該碑立於祠堂內東牆之下。

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修建祠堂碑記》

吾族與洛河南德里村張氏系分兩門,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羌村,由元末避兵於此,延綿至捷已十七世,祖德宗功深且遠也,拜獻天地,孰不感之。

乾隆三十三年曾祖諱如璽與近支祖諱如遠、如林、如宰、如珩、有魁、有勇、有義、鏡琪、朝芬、琚茂、同乾買就地基一圖,固有修創禮堂之舉,不意工未鳩而長逝矣。斯時祖社已寢祠後,伯父太學生諱公輔,復會合族,同生祖逐漸積官錢四十餘串,及父諱公坤繼為經理,又至百串,凡比積息,固貼每歲買地之費,林為買白地基之資。道光庚戍春,族人有賣舊宅者,院宇寬廠,設修祭所堪客眾也,同意買之,力有不及,捷將近支遺賢並買所賣地基共錢三十串,進補價中,遂引其事焉。

由是樂舉者眾,貧富各竭力輸財,即問有不輸者,眾林買之。不輪越歲,族兄印殿,捷力為改作勤於經營,知為子孫所宜,為未嘗憚其勞瘁辭老蘭也,是以主竣並難弟,明季家乘失傳,恆穆難序,心終未愜耳,至於地勢潤長可聳拜殿,可增舞樓,大有望於後人。

總理:十七世孫捷科、殿拔

共化錢三百八十千

咸豐三年三月中浣

盧氏:百冬、公選、公太、公友、公信、公林、公元、公興、公仁、公法、公智、公器、公漢、公遂、公遂、公裉、公道

山後村:國土、國相、國太、國安、國秀、國坤、支祥、三群、玉印、玉春、玉母

城村:師周、師俊、師朋、師義

備註:另據民國六年《洛寧縣誌》人物義烈志p303頁記載,張捷科,大門樓人,邑庠生,素剛直,皖匪入境,挺身與之理論,賊窘辱之,大罵極口而死。匪解其體,復以巨釜烹之。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p167頁建置一卷,忠義孝悌祠內:在關岳廟之東廂,西向三楹列祀,張捷科庠生名列其中。

—————————————

《買契》

民國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買張金泰院,科地兩段,座落村中路北。首段東至張祠堂,西至張旺,南至張祠堂,北至賣主並至段姓場。次段東北均至張祠堂,南至張彥章,西至顏作良,四至分明,買價祥,貳拾伍元整。

—————————————

《重修家廟碑記》

務本乎,水有源,木有本,人生有祖。吾張姓始祖張諱載,歷居陝西省大荔縣雁羌村(今東埝橋村),傳至仁美公,時在元末,為避兵災,遷徒河南省永寧縣大門樓村(今洛寧縣大明村)就居,立為始祖。

長子仲文,遷洛河南德里村。三子仲魁東遷失續,唯次子仲武世居大明,後代子孫繁茂,然星轉鬥移,天災地荒,習俗變亂,流離失散,移居異鄉者甚眾,經多方考證,現僅查明:

七世祖諱俊公,明正統時遷澠池城中;十一世祖諱正蒙公遷八里寨;諱三畏公遷千秋;諱有公、諱程大、諱問明、諱問行四公遷石門;十一世祖諱大奇公遷下高村;十一世祖諱三喚公,十二世祖諱光全公同遷城村(本處和《城村張氏家譜》記載十一世祖諱光全公有誤);十一世祖諱守榮公遷東張窊村;十二世祖諱洛西公遷東磨頭;十三世祖諱進秀公遷伊陽觀天溝;十三世祖諱進玉公遷刀環;十四世祖諱悉中公遷茶坊嶺;十四世祖諱如太遷後坡;十五世祖諱俊公遷金山廟百崖村;十九世諱德清公遷下馬溝村……

族長:順廷、文屏、志鐸

張姓後生:大明文欣(京武)、石門庭蘭(德俊)沐手饌文

修建委員會常委:志強、文欣、文中、孟才、學謙、正武、其祥

委員:滿卿、文仁、天才、文敬、茶偉、群治、百松、學年、純亮、學曾、彥青、灼治、鐵強、石念、學治、學良、書魁

異鄉委員代表:茶坊嶺:小章;後坡:文俊、宗志;石門:忠岐;千秋:遂祖、玉琴;東磨頭:松林;東張窊:三保;西王村:毛水;金山廟:虎周;下高村:聚升;城村

—————————————

《張氏合族世系碑》

吾始祖諱仁美公由陝徒豫,歷時六百餘年,至今人丁繁衍二十七世。長子仲文遷居洛河南德里村,三子仲昆東遷失續,唯次子仲武世居大明,祖墳座落於大明村西南約四百米處,俗稱“張墳”,安祖十餘世,由於墳塋面積所限,自十一世始,分遷新塋者甚眾,無可祥記。五爺墳座落於灣子溝東側約一百五十米處,遷塋於十一世前,城村相子墳即從此塋遷出。

吾族後裔繁茂,但因世道滄桑,災荒兵亂,流落失散,遷居異鄉者眾矣。又逢運動“破四舊”,族體崩滯,除譜焚軸,祖傳文物同遭損毀。幸張公志鐸冒險不顧,暗抄片存,使吾祖譜方有一絲之源,後經志鐸等數年追尋,多方查稽,吾張氏族譜方得新續,散居他鄉者已有十多處,歸根團聚,人口達四仟餘眾,為永保族體流傳千古,由本族二十二世後生文欣(京武),多方澄整,沐手撰編,將吾族譜繪為世系表,以備後世查續。由於版面限制,世系表從十一世始,分宗排編,大部分記載於二十二世,失續、絕業者基本略去,遷於異鄉者,只作了簡明記載。

大明張氏後裔二十二世孫文欣(京武)撰序

一九九三年五月

—————————————

《重修祠堂碑記序》

洛寧地處中原,悠久秀麗,元末兵燹,我始祖張載嫡裔諱仁美公(配魏氏)攜三子,自原籍陝西同州府大荔縣東埝橋村避兵於此,後長子仲文公,遷居永邑(今洛寧縣)南金門川德里村,奉為永寧張氏南門一世祖;次子仲武公承父業世居大門樓(今大明村)奉為永寧張氏北門二世祖;三子仲昆東去北邙失考。時光茌苒,迄今已有六百六十餘年,幾經波折,幾多坎坷,歷盡滄桑之變,受盡戰亂之苦,祖輩之孫頑強拼博,艱苦勞作,繁衍生息,經久未衰,已衍傳二十七世,約數萬之眾,成為河洛地區名門望族。為紀念祖宗,大清咸豐二年,在大明村建張氏祠堂一座,光緒十七年及二十一年,又分別建起獻殿三間,戲樓及耳房五間,庚申年被大明村改建成現存大舞樓一座。現如今,唯存祠堂,歲月久遠,幾經修繕,歷有碑記。

丁辛秋月,陰雨連綿,東牆坍塌,時至丁亥,社會和諧,國富民強,張氏子孫無忘根本。大明村張京武等提議重修家廟,下高村張成武、張鵬超;東磨頭張文林、張留生;西王村張毛水;東張窊張三保、張保林等率先配合籌劃。另有大明村志強、正武、敬雷、安民、建祖、百歲、延青、滿卿等;城村鵬飛、百均、孝本、亞東;西窪村傳亮、保堂、小章、保群、文同、少賢;東後坡村延宗、紅延;下馬溝村紅躍、俊傑等踴躍相助,名支系後裔紛紛捐款共八千餘元。

當歲菊月挖土動工,拆舊易新,改土為磚,修復東壁,美化內外。並於二零零九年清明立碑刻石大典祭祖,故囑予作序以記之。

予感乎修廟祭宗以表孝敬,旨在繼承祖上美德,發揚先輩傳統,使事業更加興旺,使子孫更加昌盛,故修祠廟,先修家規。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世代相傳,嚴教之英才育國家之棟樑,若後生倍出奔小康之先鋒,攻科技之明星,帶致富之能手,為創業之巨亨,拯民族之大器,安社稷之九鼎,而興人間之大業,繪國富之藍圖,獲蓋世之英名,留青史之美謄,則一人成才,合族俱榮,一代功就,萬世留名,列宗有靈,定然自豪於雲鄉,高祖在天安不容幸於長空,實乃容哉耀哉真孝哉,唯斯祭也,莫盛於此,是以為序矣。

二十二世孫文林沐手撰文

公元二零零九年、清明

—————————————

洛寧縣大明村張氏祠堂碑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