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馬化騰爲什麼能當大企業家?

下文的部分內容來自於吳曉波寫的《騰訊傳》,之所以解讀《騰訊傳》有三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對接騰訊的項目,如果不對騰訊的歷史有所瞭解說不過去,其次是給作為內向的自己和眾人樹立自信,三是瞭解馬化騰和騰訊,為內向人代言。

吳曉波寫《騰訊傳》一開始就提出羞澀、文靜的馬化騰怎麼能成為一個企業家?我也有同感。對於企業家,我關注最多的是馬雲,我喜歡聽馬雲的演講,他口才好,說話頭頭是道,非常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一聽馬化騰演講,就會聽不下去,他沒有幽默的口才,沒有華麗的詞藻,很難吸引人持續聽下去,如果不是強迫自己聽,會自然而然地走神。不善言辭是大多數內向人的共同點。

內向的馬化騰為什麼能當大企業家?

馬化騰和馬雲

馬化騰和馬雲都是數一數二的大企業家,但是他們的性格是相反的,馬化騰內向,馬雲外向。內向的人不太善於跟人打交道,不太擅長當領導做管理;而外向的人口才好,性格開朗,善於跟人打交道。因此,在管理和領導的崗位上順風順水。這是人們的普遍認識。

大多數人都認為內向的人可能不適合當領導、不適合做管理,更不適合做企業家。實際上,經營一個企業需要合夥人,需要各種各樣的人一起來組建團隊開展工作。他們有不同性格、興趣、特長,為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工作。他們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幫助,起到取長補短的作用。

從馬化騰由一個普通人成長為一個世界知名的企業家,我們就知道,不應該給內向人設限,不要以為內向不好,其實內向和外向人一樣可以做出大成就。不要認為性格內向就一定適合幹什麼事情,性格外向就一定不適合幹什麼事情。應該想大家在一起合作做大事情。

馬化騰在創業初期希望在創業第三年的時候員工總人數能夠達到十八個人,QQ用戶最多十萬人,甚至好幾次想把公司賣掉,但是賣不出去。在起步時和各行各業的小公司一樣艱難。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和其他人一樣,想要放棄。

馬化騰之所以能夠帶領團隊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從小公司做成現在這麼大的一個體量。原因是他們有聰明才智,肯堅持,最重要的原因是趕上了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趨勢。我們用乘坐交通工具來比喻這個趨勢的話,他們乘坐的是飛機,當同一個時間,從同一個地點出發,有人坐飛機,有人坐火車,有人開汽車,有人開摩托車,有人騎自行車,有人走路,那麼誰最快到達?肯定是坐飛機的人。

馬化騰為什麼創辦騰訊

馬化騰是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三代企業家,第一代企業家是農民企業家,他們靠膽量大起家,倒買倒賣就可以賺錢。因為那個時候是物質缺乏的時代。

第二代企業家主要是城市裡沒有正規工作的人和下海的官員。他們辦企業的目的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不甘於“做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樣憋屈的工作。搞科研的人賺到的錢還不如做小本生意的人掙錢多,這批下海的人成為了第二代企業家。

馬化騰創辦騰訊是來自於對互聯網技術的興趣。他是技術出身,熱愛技術。馬化騰和幾個合夥人都來自小康家庭,可以說不差錢。因此,他們創辦企業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掙很多的錢,而是對互聯網狂熱的愛。

興趣能起到什麼作用?

一是讓你能夠自動自發地工作,並且在工作過程非常容易投入而進入忘我的狀態,這樣就容易產生優秀的工作成果,產生世界級的產品。豐碩的工作成果又會讓人感到快樂,快樂的感覺又促使人繼續去鑽研自己喜歡的東西,產生良性循環。

二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輕易退縮,儘管也會想到放棄,但是最終用自己的興趣、責任想出辦法迎難而上。

興趣,讓人孜孜不倦,樂此不疲,累並快樂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