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禮泉縣烽火村(歷史古村)

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禮泉縣烽火村(歷史古村)

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禮泉縣烽火村(歷史古村)

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禮泉縣烽火村(歷史古村)

烽火村位於渭北平原涇水兩岸,地處涇、禮、鹹三交界,地處關中腹地,是禮泉縣烽火鎮的一個自然村,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歷程。烽火村農民用勤勞的雙手寫下了艱苦創業的壯麗華章,也因此成為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聞名全國的“模範村”和“農業學大寨”的一面旗幟。七十年代在繼續堅持科學種田和社辦企業並舉的發展思路指導下,集體經濟長足發展壯大,在全國率先建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改革開放之初實行包產到戶和集體經濟並存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小康村的目標。

烽火村的發展多次受到了黨和國家乃至國際友人的肯定。50年代王保京曾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青年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農民科學家等稱號。先後13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烽火村還先後接待了美國前總統卡特和新西蘭、贊比亞等100多個國家的政要,是當時陝西接待外賓的必來之地。末代皇帝溥儀被特赦後,也在烽火村接受過教育。

可以說烽火村的發展歷程也就是中國農民翻身史的縮影。全國勞動模範、農民市長王保京的成長曆程也就是中國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成長史蹟。

烽火村地處涇河南岸,七十年代聞名遐邇的二層農居展現眼前,在樹木濃蔭的遮蓋下,一排排整齊矗立村中,村子靜謐而恬淡,街上行人稀少,街道整潔乾淨,民居房前鮮花盛開,街上停放不少小車,彰顯村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邊走邊看、不覺間來到村子中央,這是一個不大的廣場,四周有不少革命標語,“烽火傳統教育基地”就在這個廣場上。進入教育基地大院,只見毛主席塑像豎立院中,院中有幾個展室,有專門的講解員給參觀者講解,我是一個人,同樣受到熱情歡迎,館長和我親切握手並指派一工作人員專門陪我參觀,這名工作人員就是該村村民,講解起來滔滔不絕,對展室內容瞭如指掌,我也仔細聽著,受益匪淺,接受了一次革命傳統教育。

目前,我國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迅速,烽火村注意克服產品結構單一,發展模式趨同,主題化不明確等弊病,將“激情歲月體驗地”確定為烽火村鄉村旅遊發展的主題,構建以“激情歲月體驗遊”為主題的五彩旅遊產品體系,同時,圍繞“三農”打造相關旅遊產品,使烽火村與周邊鄉村形成差異化競爭,以此形成強大的市場吸引力。

近日,農業部向社會公佈了2017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推介名單,烽火村成功入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