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足球」世界盃歷史、中國足球是怎麼變成「笑話」的!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健身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的一種球類戲“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所以說,足球故鄉是中國。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遊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遊戲為“哈巴斯托姆”。

回顧“中國足球”世界盃歷史、中國足球是怎麼變成“笑話”的!

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始創於1924年,在1931年加入國際足球聯合會,1958年退出,並在1979年重新加入。 從1976年起,中國隊連續9次參加亞洲盃足球賽,並於1984年和2004年兩度打進決賽,不過都飲恨而歸。他們在第一次世界盃上的亮相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但是輸掉了全部三場比賽且失九球不入球,僅因沙特阿拉伯國家足球隊於另一小組輸掉了全部三場比賽且失12球不入球,從而免於在32強中墊底。

回顧“中國足球”世界盃歷史、中國足球是怎麼變成“笑話”的!

1989年10月17日 1:2負於阿聯酋 世界盃預選賽

激戰87分鐘,中國隊即將以1:0取勝對手,許多觀眾開始退場,沒有人想到短短三分鐘卻改變了整個戰局,全場一片譁然,中國隊1:2輸掉了眼見到手的勝利。

點評: 儘管賽後教練組深刻總結了教訓,但噩夢並未結束,十天之後歷史重演,這應該不是一個玩笑,“黑色三分鐘”的說法由此產生。人們無法相信打進了1988年奧運會的中國隊竟會變的如此的缺乏鬥志。最終在預選賽中除了中國隊外一隊都沒勝過的阿聯酋隊興沖沖的隨韓國隊去了世界盃決賽場。回顧“中國足球”世界盃歷史、中國足球是怎麼變成“笑話”的!

1992年1月30日 1:3負於韓國 奧運會預選賽

奧運會足球預選賽亞洲區決賽最後一輪比賽中積分還領先的中國隊開賽僅僅9分鐘便被韓國隊連下三城,失去了進軍巴塞羅那奧運會的資格。國內足壇稱之為“黑色九分鐘”。回顧“中國足球”世界盃歷史、中國足球是怎麼變成“笑話”的!

歷屆世界盃成績

1930年 — 1954年 - 未參加

1958年 - 外圍賽出局

1962年 — 1978年 - 未參加

1982年 — 1998年 - 外圍賽均出局

2002年 - 決賽32強(第一圈)

2006年 - 外圍賽出局

2010年 -外圍賽出局回顧“中國足球”世界盃歷史、中國足球是怎麼變成“笑話”的! 中國足球,缺乏一種拼搏精神,缺少一種雖敗尤榮的精神理念。技術粗糙,戰術粗糙,素質問題,中國足球暴露出的問題一顯無疑,沒有努力,那只有一個結果:失敗。中國足球如今已經變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說起的笑話,相聲、小品、脫口秀、中經常提起的包袱,中國足球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已經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