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縣117個光伏扶貧電站全部併網發電

近日,從繁峙縣傳來喜訊,該縣117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全部併網發電。整個項目遍佈11個鄉鎮,年均發電量可達25兆瓦,年收益可超過2000萬,能給貧困戶帶來每人每年不少於4000元的收入,實現“穩穩的幸福”。

據悉,繁峙縣是太陽能二類資源區,年日照數可以達到2670小時到2940小時。光伏扶貧產業被縣委、縣政府確立為脫貧攻堅的一個重要途徑。

繁峙縣117個光伏扶貧電站全部併網發電

為快速有力推進光伏扶貧電站併網發電,縣政府多次以專題會議、現場辦公的形式,組織發改局、國土局、奧博光伏公司、各鄉鎮等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議22次。責成縣供電支公司跟蹤電站本體建設進展,統籌推進併網工程建設。

為快速推進全縣光伏扶貧電站建設,縣電力公司組織了4個專業8個環節的100多名電力工人高效聯動,分赴各建設點進行測量放線、打樁、立電線杆、高空架線等作業,克服一切不利因素,搶抓工期、趕超進度。他們以樓崗村級光伏電站安裝工藝為典型,對157個村級電站二級戶開展“村級電站電能計量裝置安裝工藝評比競賽”活動,規範計量表計安裝工藝及現場操作,在攻堅克難的同時,激發了員工工作熱情和創造力,確保光伏扶貧電站提前併網發電。

繁峙縣117個光伏扶貧電站全部併網發電

繁城鎮樓崗村村支書辛衛國說:“我們村的光伏扶貧就是建在了原來的舊宅基地上,項目開闢了我們村產業發展的新路徑,增強了扶貧開發的‘造血’功能,也增強了貧困戶脫貧的信心。”樓崗村以光伏扶貧項目創造的效益為基礎,發展仁用杏、中藥材等種植產業和養殖業,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種養,助力貧困戶自主脫貧。

“我們村是集體經濟薄弱的貧困村,村裡沒有支柱產業。有了這個光伏項目,村集體就有固定收入來源啦!”金山鋪鄉農發村黨支部記郝常喜向筆者介紹,光伏扶貧電站建好後,供電部門定期結算電費,每年大約可以為村集體帶來6萬元的經濟收入。 (喬偉 趙登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