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讓3個人干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方法,老闆照做卻哭了

私信”激勵“兩字,免費贈送長達100分鐘的薪酬績效管理內部激勵視頻!

導讀:成功企業一定有其成功的理由,阿里為什麼能成為一家世界級企業,與其內部管理有非常大的關係。2014年,阿里年會總結的時候,馬雲說:好的績效管理是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當時此言一出,很多企業老闆似乎找到了提升人效的方法和啟發,紛紛仿效,結果都失敗了?原因在哪?

馬雲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方法,老闆照做卻哭了

如何來解讀這句話?首先就需要先去了解馬雲對阿里巴巴的人效管理思維:

1、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2、欣賞有價值的失敗,獎勵堅持拿到結果的努力

3、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4、加工資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5、那些沒有調薪的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價值

馬雲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方法,老闆照做卻哭了

馬雲始終覺得企業必須要學會給員工加工資,但是前提是,他做出了更好的價值,奉獻了更好的結果!

這個管理思維看起來很好理解,於是很多企業老闆就開始按”3個人幹5個人的活,發4個人的工資“思路進行簡單的薪酬改革。但最後的結果是員工的薪酬增加了,但企業的工資成本卻也稀裡糊塗地不斷增加。

其實問題是出在老闆沒有理解透其中的關鍵問題所在,”3個人幹5個人的活,發4個人的工資“,這句話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拿工資,而是如何把“活“做好!這才是關鍵字!

所謂的”活“——就是企業的工作量,我們要根據工作量來定價,而不是根據現有的工資來分配。

當員工的工作量提高了,那麼他的收入就提高,實現多勞多得的效果!

當員工忙不過來的時候,就可以把工作分出去,因為每一個工作都定了價,把工作分出去,對應的錢也就分出去了,這樣每個員工的為了保障自己的收入,一定會盡量做好每一件工作!

如果員工總是做不好某項工作,公司也有權利重新分配工作給另一個員工,當然對應的定價也會做重新的分配。

企業要提升人效,首先要打破定編定崗定薪酬的傳統思維!而應該要一專多能,一人多崗,讓每一個員工的工作量飽和起來!

馬雲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方法,老闆照做卻哭了

想要留住人才,讓員工有持續的加薪空間,企業又不增加成本,就要用激勵模式讓員工能夠更有狀態的投入工作,提高積極性。

現在最好的方法還是讓薪酬模式從固定薪酬向寬帶薪酬轉。工資是死的,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就死了。所以,對於傳統薪酬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

如何實現工作量提升的前提下,員工的薪酬也增加!企業的成本卻下降呢?具體如何操作?建議採用PP 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適用於二線員工

PPV量化薪酬:把每個工作分解量化後定價,看誰願意幹,誰願意幹錢就給誰,然後再測算每個工作做完後所需的時間,和新機制推行後每個人的收入情況;

馬雲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方法,老闆照做卻哭了

PPV模式的核心:如何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採用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具體做法如下:

馬雲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方法,老闆照做卻哭了

馬雲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方法,老闆照做卻哭了

案例說明

會計的薪酬PPV設計思路

在企業,會計一般都是固定工資,加工資基本上不可能。而且到了加薪的時候,到底加多少才合理,也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對於會計來說,當然是越多越多。對於老闆來說,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加多了會增加公司的成本,內部的薪酬平衡也必須有所考量。所以會計崗位看上去穩定,實際在企業流動性非常大。

馬雲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方法,老闆照做卻哭了

說明:

說明會計的職業能力、職業規劃必須與薪酬相關聯。當這個會計能夠做更多有價值的事,並且做出好的結果,就可以加工資。這個價值和結果一定是公司要的,並且能幫助公司實現更有效的經營,同時員工也加工資。

某企業會計的PPV產值薪酬表(節選)

馬雲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方法,老闆照做卻哭了

PPV讓員工自發工作、為自己工作、為自己加薪!

1、不再為員工如何加工資而操心,而是將加工資改變為增加價值點和產值項目。

2、員工做不好,不再是扣工資,而是扣產值。根據結果核算產值工資。

3、員工調崗、增減工作項目,不再是工資只能加不能減、不關注結果效果,而是根據工作拼盤與定價設計,以結果來核算員工的勞動報酬。

所以說,馬雲的那句話,中翻中就是:“3個人幹好5個人的可量化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私信”激勵“兩字,免費贈送長達100分鐘的薪酬績效管理內部激勵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