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汝南縣開啓農村養老新模式

子女自願交納+財政補貼+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助

——汝南縣開啟農村養老新模式

“大娘,這是您這個季度的養老錢,共1320元。”6月29日,汝南縣三門閘街道趙莊村90歲的老人馬新龍接過該村“孝善基金會”會員巫大堆送來的孝善養老金,臉上樂開了花。

從今年1月開始,汝南縣按照“自願交納、村級管理、政府監管”的原則,在全縣農村探索推廣“子女自願交納+財政補貼+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助”的養老基金新模式,讓農村老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汝南縣開啟農村養老新模式

該村“孝善基金會”會員給老人送去第二季度孝善養老金。

農民老李的幸福生活

老李是個閒不住的人。吃過早飯,他就騎上老年電動車,帶上老伴出發了。

路上,望著鬱鬱蔥蔥的玉米,摸著兜裡剛領到的孝善養老金,老李忍不住哼起了自己編的快板:黨的政策就是好,各種補貼真不少;基層領導就是好,協助子女來養老……

老李叫李大河,今年70歲,汝南縣三門閘街道趙莊村李莊人。

三個兒子、兒媳都在外打工,孫子在外地上學。平時他和老伴單獨生活在一起,夫妻倆不愁吃穿。但讓老李不開心的是,每年他要向兒子要生活費,但從今天起自己的養老錢自己做主了。

在趙莊村,像老李這樣過著自主生活的老人越來越多。全村192名70歲以上(含70歲)老人,已有147位老人的子女交納了孝善養老金。

趙莊村只是汝南縣養老模式的一個縮影。目前,這種“10元錢+孝心=老人孝善養老金”的模式正在全縣推廣。

算算孝心這筆賬

子女交款後老人收益如何?

這種養老模式受歡迎

“‘10元錢+孝心=老人孝善養老金’的模式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符合農村需求,還得益於愛心人士的支持及政府的正確引導。”談起該村“孝善基金”推進的秘訣,何運清說。

孝善文化在農村遍地開花

在趙莊村委的宣傳欄前,一張張光榮榜格外顯眼。榜上有70歲以上老人子女交納的孝善金額、名字等信息。

“現在大家積極性很高,村風民風比以前好多了。”何運清說。

趙莊村張屯村民組82歲的許紅蘭老人有三個兒子,每季度他可領到孝善養老金660元。他的大兒媳說:“雖說自己不富裕,但再窮也不能不養老人,一定要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文/圖 鄧丹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