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件事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做事效率越低

上輩子造了什麼孽?

這輩子要陪娃寫作業!

——來自寶媽的吶喊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過這種想法,覺得陪孩子寫作業是一件讓人分分鐘崩潰的事情。明明20分鐘就能寫完的作業,他們總能花費2小時還完不成...

這3件事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做事效率越低

其實孩子學習效率低、做事效率低,是因為他們無法對自己的注意力進行合理的分配。就拿聽課來說,孩子可能無法很好的協調自己的眼、耳、手、腦,不能調動多種感官一起來“聽”。

孩子日常生活的節奏以及各種活動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他的注意力,而對孩子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父母的行為。

生活中,這3件事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做事效率越低。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1、過度的“協助”

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在他們單獨的探索中來強化的,而家長過度的“關心幫助”,只會擾亂孩子的專注,破壞孩子的興趣。父母時常感覺自己進退兩難:一方面覺得老是督促和監管小孩做作業並不好,但另一方面被小孩不專心完成功課、各種拖延和分心所激怒,弄得自己心力憔悴。

這3件事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做事效率越低

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長的矛盾和痛苦,來自於把兒童需要自己解決的問題——比如遊戲和學習的平衡、時間管理等——當做自己的問題。有些衝突與矛盾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經歷過後,才會成長。爸爸媽媽們應該學會“放手”,給孩子自己經歷的權利。

2、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這是很多家庭中的不良習慣,這樣做一方面讓孩子不能專心吃飯,往往大人都吃完了孩子還沒吃飽,只能隨後再追著喂,很影響孩子消化;另一方面,就是嚴重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吃飯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其他事情就更難了。

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長請儘可能給孩子提供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夫妻之間的教育方式要一致。吃飯的時候就應該吃飯,看電視就看電視,從小讓孩子學會做好一件事情之後再做下一件。

3、逼迫孩子做不感興趣的事

媽媽覺得鋼琴很好,就讓孩子學鋼琴;媽媽覺得舞蹈不錯,就讓孩子去練舞蹈……但是,孩子專注力的良好發揮,是建立在興趣基礎上的,一件孩子不感興趣的事,很難讓孩子把專注力集中在上面,久而久之還會降低孩子的專注力。

這3件事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做事效率越低

家長應該怎麼做?

在給孩子選擇特長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多接觸幾種,然後尊重孩子的意見,選擇他比較感興趣的那種。孩子只有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才能更專注、更耐心,更有利於專注力的保護和培養。不要讓他們按照父母的期望和要求成為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要麼拖延和抵抗。

除以上方法之外,單純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專業的評估和幫助是最為推薦的做法。專業機構在訓練的針對性、訓練編排的科學性(如手、眼、口多種動作協調訓練集中注意力),以及訓練效果的評估監控方面有一套規範的流程,更有利於提高訓練效率和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