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商扶貧武邑樣本:京東的「跑步雞」

導讀:電商扶貧的武邑樣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武邑縣的“跑步雞”項目不止創新了一套獨有的電商扶貧模式,更成為電商平臺在全國推廣的一個樣板工程。

全國電商扶貧武邑樣本:京東的“跑步雞”

武邑,一個位於河北衡水市的貧困縣,人口僅有33萬。近年來,在電商的助力下,武邑正在迅速改變貧困的面貌,駛入發展的快車道。作為全國電商扶貧的首批試點縣,武邑顯現出草根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生機和活力。

電商扶貧的武邑樣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武邑縣的“跑步雞”項目不止創新了一套獨有的電商扶貧模式,更成為電商平臺在全國推廣的一個樣板工程。

2016年3月,武邑縣政府與京東簽訂扶貧協議,成立“跑步雞樂園”。根據項目設計,貧困戶可以通過小額貸款零成本認領生態柴雞散養,每隻雞佩戴腳環,跑到100萬步以上,再由京東回購線上銷售,實現貧困戶脫貧和企業收益的雙贏。

武邑“跑步雞”項目負責人何曉飛是河北衡水人,在負責該項目前,在內蒙古從事電商行業,對於電商產業發展頗有心得。在回溯“跑步雞”項目結緣武邑的歷史時,何曉飛用“一波三折”來描述。

首當其衝的問題是選址。據何曉飛介紹,此前京東在為項目立項時曾考慮了多個備選地址,而最終落戶武邑,除了當地豐富的天然林地資源,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電商基礎功不可沒。

這一模式最終取得了成功。2016年興建養殖基地時,佔地面積約80多畝,到2017年擴建到約210畝,現在又將進一步擴大。

更重要的是,“年年扶貧年年窮”的悖論被打破了,項目有了造血功能。2017年,“跑步雞”項目直接扶貧453戶,成為國家先進扶貧案例。貧困戶的收入除了來自於京東回收“跑步雞”價款的分紅外,還有京東“跑步雞”合作社收購貧困戶的飼料、蔬菜、水果等銷售款。根據2017年底的數據,光是雞飼料回收一項的收入就達到戶均400元。項目實施兩年來,武邑縣參與到扶貧“跑步雞”項目的貧困戶已超千戶,每戶均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麻唐的“千層底”

“最愛穿的鞋是媽媽納的千層底”,歌中唱到的這雙“千層底”,成就了呂少軍和他奶奶祖孫幾代人的脫貧夢。

這是一雙老電影裡經常可以看到的千層底布鞋,鞋底全部手工製作——用玉米糊把棉布一層層粘在一起,然後經過陽光晾曬,成為結實的袼褙;幾層袼褙摞在一起,用針線反覆穿納約2700針。就是這樣一個手工鞋服的淘寶小店,卻創造了年銷售600萬元的流水;更重要的是,從事鞋底縫製的大多來自當地貧困戶。

“麻唐”的成長見證了武邑縣農村電商產業的日益成熟。2015年10月,武邑縣成立“武邑縣加快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經過半年時間,武邑被評為全國2016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綜合示範縣。如今,呂少軍作為第一批孵化成熟的電商企業代表,被請回縣城新建的“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作為電商扶貧模式“傳幫帶”的樣本加以推廣。這個設在一幢五層小樓裡的孵化基地,目前已經吸引了43家企業入駐,其中已成功孵化企業20家。

“產業扶貧”的保險櫃

令人稱奇的是,這樣一個相對傳統的產業,現在已有將近三分之二銷售是通過電商平臺實現的。

“說起與電商的結緣,其實是源於8年前的一個偶然選擇。”張海峰迴憶,當年由於市場不太景氣,他們在國內各地的實體店銷售開始走下坡路,有人提議在網上開個店嘗試一下網上銷售,由此涉水電商,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現在我們在網上每天能賣出三五十臺到上百臺不等的保險櫃,最高的紀錄是在去年的‘雙十一’創下的——在網上一天賣出超過5000臺保險櫃。”張海峰不無得意地說,越來越多家庭選擇用保險櫃存放一些重要物品,電商的銷售模式正契合了這種消費升級的需求,也讓保險櫃這一相對傳統的商品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生產車間裡,流水線旁邊操作的工人並不多。張海峰介紹說,現在公司正在不斷提高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通過和一些大學、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斷優化生產流程和工藝,解放出來的人力就可以投入其他方面。

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

據悉,有了“跑步雞”的成功先例,武邑縣的下一個動作是計劃將當地特有的武邑“紅梨”向外進行推廣。

得益於電商的精準發力,武邑這個曾經的貧困縣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脫貧之路。無論是“跑步雞”、“麻唐”的網絡品牌效應,還是保險櫃產業的重生,都是深深植根於這片土地。正是因為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特色產業,在現代電商的助力之下,這裡的人們得以擺脫困擾了幾代人的貧困,開始享受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