犄角旮旯里 歲月有序 人生無常 鐫刻著故鄉的精氣神


誰會在意故鄉的這些犄角旮旯?故鄉,到底是一種怎樣的不起眼的存在。村頭莊尾,房前屋後。歲月輪迴,新陳代謝。這個已經廢這個廢棄了幾十年的羊圈牛棚,訴說著這裡曾經牛羊成群,牧羊人趕著出圈進圈......牧羊人已在天涯。讀讀故鄉的顏色,看看火流的季節。蟬鳴開啟夏的寂寞,烈日撩撥躁動的心。天高地豐的時令,流雲明淨,大自然的生靈在這個季節,盡情書寫自己的風姿。

苦夏,即是說夏天太酷熱,有點火流之意,也是說農人太辛苦。一年四季,夏天是收穫的時節。各種農作物,包括苜蓿、小麥、胡麻、豌豆等等,都要搬運上場,有的先摞起來秋後打碾,有的馬上進倉。比如,這紫花苜蓿就是邊上場邊粉碎邊裝窯。過去用老鍘刀,現在用粉碎機,效率快多了。

恬靜的院落,有狗叫雞鳴。小故鄉大精神,人之精神亙古迴歸:敦厚 包容 堅韌 自強。在這一座座土坯房裡,在油燈下,苦難和讀書相輔相成,貧瘠和希望一起前行。而更多尋找希望的旱塬人,也絡繹不絕地走上了走出去這條路,這不僅是讀書自身的魅力,更多的是有太多的人想完成自我的救贖,尋求心靈的光明……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隴中旱塬上,過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尋找出路,成了祖祖輩輩的夢想。就像這些羊腸小路上的坑印,那邊的風景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但是隻有勇敢的爬上去,才能知曉。

歲月是無情的,一年四季風吹雨打,風霜雪月,都鐫刻上了深深的痕跡。這一剁麥草,已經有40年的歷史,是改革開放那年月,莊稼大豐收,麥子打碾後摞起來的。她,才是故鄉最原始的臉書,才是故鄉最忠實的記錄,豐收與欠收,希望與失望,都蘊藏在她的內心深處。

破敗的土莊牆,祖輩已經住了四輩子人。和許多莊戶人一樣,這裡物質的匱乏往往讓人絕望,絕望的久了就會尋求精神上的出口,怎樣在這種絕望中保持希望的火種並且讓他生生不息?唸書,恰到好處地出現了。於是,在植被稀疏的黃土坡,在每一個歉收的年景,在餓著肚子的日子裡,在滿是驢糞味的土炕上,唸書猶如一盞明燈,指引照亮了這些人的前路,讓大家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堅定希望……


樹,是故鄉的精靈!夏天,驕陽似火,只有這樹堅強的矗立著。家鄉的樹木幾乎沒有珍貴品種,園外柳榆椿,園內杏李果,房前屋後,小路兩旁,埂上溝畔……不管紮根在多麼貧瘠的地方,抑或是懸崖上石縫間,只要給它一絲春風、一縷陽光、一捧黃土、些許甘露,它都會乘勢而上,頭頂藍田,腳踩大地,守望村莊,迎送遊子……

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土土坎坎、物物件件,情情景景,才是故鄉的靈魂。冬去春來,夏榮秋謝,歲更月迭,物是人非。要品,只有細品,才能償出故鄉的原汁原味,才能悟道故鄉的大寫精神。鄉愁,就是這些個魂牽夢繞的故土,在時常撩撥你的心絃,鄉愁,就是這條——從小無數次走過的小路......

先人們住過的土窯洞。好像有靈氣。每當我回家鄉路過這裡,總要駐足屏息凝視片刻。生計如此艱難,生活那般不堪,但是他們與老天拼運氣,與土地討生計,臉朝黃土背朝天,在十年九旱的黃土塬上,你隨時接受天災帶來的顆粒無收的毀滅性打擊。莊戶人家,就指望一把莊稼維持全年的生計。顆粒無收意味著一年的生計要重新打算。這是一片你播種了希望,卻不一定會收穫希望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