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獨角獸估值「擠泡沫」 港股IPO「井噴」近七成破發

今年港股市場迎來IPO大年,截至6月30日,上半年上市公司數量較去年增幅49%。港股IPO進入密集期,與香港市場一直爭取吸納新經濟企業有密切聯繫。今年4月,香港IPO新規同股不同權正式生效,港股市場邁進“新經濟”時代。伴隨著眾多新經濟獨角獸登陸香港市場,港股IPO破發面積擴大,融資額也隨之下滑。有分析觀點認為,導致新經濟股價集體暴跌的,主要是“泡沫”。一方面估值確實有水分需要釋放,另一方面往後的業績增長情況還需要留待觀察。

港股IPO破發潮擴大 融資額下滑

今年港股市場迎來IPO大年,截至6月30日,上半年上市公司數量較去年增幅49%,而融資額反而下降17%;此外,新股破發率高達70.3%。根據德勤預期,年內還將有至少五家融資超百億港元公司和十家獨角獸企業赴港上市。市場分析人士表示,IPO“井噴”雖然提升市場總體交投情緒,但是也會帶來市場過熱的壓力,引發由包括資金面趨緊、投資關注度過於集中以及估值盈利不匹配而造成的大面積“破發潮”。

根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共有101只新股登陸香港市場,相較於2017年上半年上市的68只新股,同比增加49%。數量上來看,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數量達到全球首位,其中又以新經濟類公司赴港上市熱情最為高漲。但是從募資額度上來看,新股數量的增加並未能帶動融資額的增加。上半年101只新股合計募資金額僅達503億港元,而2017年68只新股募資額為548億港元,目前募資額處於自2016年同期以來的低位。

再從香港2018年上半年前五大新股募資額的情況來看,共募資總額為316億港元。其中排名居首的平安健康醫療科技募資88億港元。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資本市場主管Liz Myers表示,摩根大通參與的每10宗中國科技企業IPO中,過去有8到9宗是在美國上市,目前已經變成8到9宗在香港上市,2018年將是巨型IPO頻出的一年。同時,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日前在香港LME亞洲年會上表示,預計更多公司將會在今年8月以後在港股上市,而9月到11月將是上市的高峰期。

股權架構靈活上市籌備時間短 獨角獸掀赴港上市潮

港股的IPO定價由市場決定,所以香港新股首發市盈率的分佈甚廣。整體來看,新股的首發市盈率水平整體高於恆生指數的市盈率水平,這意味著這是個“喜新厭舊”的資本市場,總是給予新股比存量股更高的估值水平。

眾所周知,A股實行審核制,港股實行註冊制。說到IPO,企業登陸A股少不了要過發審委那一關,而港股同樣也有審核人員。

聯交所董事會根據上市提名委員會的提名,委任上市委員會的成員。聯交所創業板及主板上市委員會共有28名成員。

在我國香港地區,證交所同時擁有發行與上市審核權。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可隨時就“本交易所的上市規則”所涉及的或因該等規則而產生的任何事宜進行聆訊,並可要求適當的人士出席該聆訊。

另外一個優勢是上市籌備時間短。一位接近港股IPO的人士表示,“香港上市一般包括和香港聯交所預溝通、提交A1申請、上市委員會聆訊、路演定價以及發行上市幾個階段。預溝通和提交A1申請時間不好估計,取決於公司本身,簡單的一般半年可以搞定,複雜的可能一年甚至兩年也不見得可以做完,一般順利的可以9-11個月完成。

而在新機制下,香港市場也吸納了同股不同權的獨角獸上市。港股IPO進入密集期,與香港市場一直爭取玩吸納新經濟企業相得映彰。2018年4月30日,香港IPO新規同股不同權正式生效,港股市場邁進“新經濟”時代。這次改革完成後,港交所將可以同時為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從而讓香港市場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富有全球競爭力。

新經濟獨角獸估值“擠泡沫”

從此輪破發的新經濟次新股情況來看,企業盈利不足以支持過高的估值,是引發“獨角獸”集體破發的直接原因之一。

2017年港股市場一路走牛,市場整體估值快速上行,其中,新經濟股格外受到資金追捧,估值急速上升。高企的估值與企業的實際業績出現了明顯背離,估值得不到業績的有效支撐。當下港股市場“捕獸”資金損失慘重,市場瘋狂情緒退去後,股價終要回歸企業的實際盈利水平。

華盛資本證券表示,導致新經濟股價集體暴跌的,主要是“泡沫”。新經濟對於券商、香港市場、上市公司自身、媒體以及上市前投資人來說,都有足夠的動力去炒作,估值被炒高是必然的。這些新經濟公司的成長性並不差,但泡沫過多、估值虛高勢必會出問題。一方面估值確實有水分需要釋放,另一方面往後的業績增長情況還需要留待觀察。

“港股新股破發很正常。香港是二八分化制,每天80%資金集中在20%企業身上,以機構投資為主,趨於理性,香港炒新不同於內地。而現在,即使是A股,不少新股上市後半年的股價,相比最高點出現腰斬,A股投資者也趨於理性。”上述港股研究人士如是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